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卫计·健康 综合新闻

精神病患者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反应后的家庭护理

2025-09-18 10:42 来源: 驻马店网 责任编辑:王捷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精神病患者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后,可能出现锥体外系反应(如手抖、肌肉僵硬)、代谢异常(如体重增加、血糖升高)、镇静嗜睡等不良反应,家庭护理的核心是精准识别反应、科学护理干预、严格用药管理及持续心理支持,助力患者平衡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影响。

一、常见药物反应的针对性护理方案

1. 锥体外系反应护理(最常见反应)

肌肉僵硬、动作迟缓:协助患者做轻柔肢体活动(如缓慢转动手腕、屈伸膝盖),每天2-3次,每次10-15分钟;穿宽松易穿脱的衣物,减少肢体活动阻力,避免强行拉扯肢体。

手抖、静坐不能(坐立不安):避免患者接触热水、尖锐物品(如菜刀、玻璃杯),防止手抖导致烫伤或划伤;提供安静环境,可通过轻拍肩膀、陪伴缓慢踱步缓解焦虑,必要时遵医嘱使用缓解症状的辅助药物。

2. 代谢异常护理(长期用药需重点关注)

饮食管理:以低脂、低糖、高纤维为原则,如多吃菠菜、燕麦、鸡胸肉,减少油炸食品、含糖饮料及零食摄入;三餐定时定量,避免暴饮暴食,可使用小份餐盘控制食量。

运动干预:每天陪伴患者进行30分钟左右温和运动(如快走、太极、广场舞),根据体力调整强度,避免剧烈运动;若患者不愿运动,可从“一起散步10分钟”开始,逐步增加时间。

定期监测:每周固定时间测体重并记录,每月协助监测血糖、血脂(遵医嘱),若发现体重1个月内增加超5%或血糖异常,及时反馈医生。

3. 镇静嗜睡与其他常见反应护理

镇静嗜睡:若白天嗜睡明显,可与医生沟通是否将服药时间调整至睡前;白天患者活动时,避免独自上下楼梯、操作电器,必要时家人陪同,防止跌倒或磕碰。

口干、便秘:口干时鼓励少量多次饮水,可含无糖润喉糖;便秘时增加膳食纤维(如香蕉、芹菜),每天固定时间协助患者排便,必要时遵医嘱用乳果糖等温和通便药,避免用力排便引发不适。

二、用药管理与病情监测要点

1. 严格遵医嘱用药,杜绝自行调整

禁止擅自增减药量或停药:抗精神病药物需按疗程逐渐调整剂量,突然停药可能导致病情复发或加重不良反应;若怀疑药物反应异常,先记录症状(如反应出现时间、具体表现),再立即联系主治医生,由医生判断是否调整用药。

做好用药记录:用笔记本或表格记录患者每日服药时间、剂量、是否漏服,以及服药后反应(如“几点服药,几点出现手抖,持续约多少分钟”),复诊时带给医生参考。

2. 区分“药物反应”与“病情波动”,及时干预

药物反应:多表现为躯体不适(如手抖、嗜睡、体重变化),无情绪或认知异常(如幻觉、暴躁),可先观察并反馈医生。

病情波动:若患者出现失眠、情绪突然激动/低落、幻觉、拒绝沟通等,可能是病情反复,需立即联系医生,必要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

定期复诊:按医生要求带患者复诊,定期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部分药物可能影响这些指标),确保用药安全。

三、心理支持与生活环境优化

1. 心理关怀:减少患者心理负担

理解与接纳:患者可能因药物反应(如体重增加、动作迟缓)产生自卑、抵触情绪,家人需避免指责(如不说“你怎么又胖了”),多给予鼓励(如“慢慢来,我们一起适应”),帮助患者接纳治疗过程。

陪伴与倾听:每天抽出15-30分钟与患者聊天,话题可选日常小事(如天气、喜欢的电视节目),避免反复提及“病情”“药物”;若患者愿意倾诉感受,耐心倾听,不打断、不否定(如“我能理解你现在觉得不舒服”)。

2. 生活环境:保障安全与规律

安全改造:家中地面保持干燥,移除障碍物(如杂乱电线、堆积的杂物),防止跌倒;将热水壶、刀具等危险物品放在患者不易接触的地方;卧室光线柔和,温度控制在18-22℃,帮助改善睡眠。

规律作息:固定患者起床、睡觉、吃饭、活动的时间(如每天7点起床、21点睡觉),形成规律作息,可减轻嗜睡、便秘等反应,同时稳定病情。

家庭护理的关键是“细心观察、耐心陪伴、及时沟通”。若患者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如高热、呼吸困难、肌肉僵硬无法活动、意识模糊),需立即送医,避免耽误急救。通过科学护理,可帮助患者更好地耐受药物治疗,促进病情稳定。(驻马店市第二人民医院心理八科 焦茹)


责任编辑:王捷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