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第一人民医院帮助游戏“魔王”成阳光少年
驻报全媒体记者 王捷 通讯员 邢小宝
“孩子现在不仅能按时休息,还懂事听话了,学习也有很大进步,老师也多次给予了表扬,真是太感谢你们了。”近日,在市第一人民医院发育行为儿科,一位患儿家长向医护人员表达感谢。
12岁的马宝(化名)曾是“和平精英”游戏圈的高手玩家,赢得了许多同伴的崇拜。然而,在虚拟荣耀的背后他却深陷情绪泥潭,整天心烦意乱,情绪失控,昼夜颠倒地沉迷于游戏,甚至出现了逃学、离家和打架斗殴等不良行为,父母和老师对此都很担忧。
为了帮助马宝做出改变,暑假里,他的父母经多方打听后带着马宝来到市第一人民医院发育行为儿科寻求诊治。到院后,该科主任于献英经过综合评估后,为马宝量身定制了一套全面的治疗方案。
心理治疗师采用沙盘疗法,让马宝在沙盘中自由摆放来展现自己的内心世界,从而逐渐帮他打开心扉,缓解情绪压力。主管医生及时与家长沟通,通过家庭互动活动,帮助父母更好地了解马宝,掌握正确的沟通技巧,从而重建和谐的家庭关系。
经过近一个月的宣泄治疗、物理治疗、运动治疗和心理治疗等综合干预,马宝的情绪变得稳定,更重要的是,他重新找回了对学习的热情,暑期结束成功返回学校继续学业。
据于献英介绍,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会导致眼球疲劳,引发视力下降问题,部分失控性玩游戏者可能会出现昼夜节律紊乱、营养不良、胃溃疡、肥胖等问题。目前游戏成瘾行为被认为是一种精神障碍,主要表现为难以控制的强迫性玩游戏,给患者的心理造成不良的影响,例如,焦虑、抑郁、自我约束力下降,行动力不足、不愿意上学、敌对情绪等。网络游戏成为孩子们与朋友互动的替代品,以至于他们更愿意花时间与虚拟世界互动,而忽视了现实世界的社交,甚至在父母进行管教时出现烦躁、易怒的表现。
于献英提醒孩子家长,玩游戏并非只有坏处,也能起到提高孩子的认知能力、丰富知识等作用。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制定游戏计划,并按计划严格执行;日常需抽出时间,给予孩子高质量的陪伴和交流沟通,了解孩子玩游戏背后的实际需求,根据具体情况给予指导;要求孩子控制玩网络游戏时间的同时,父母也要适时减少玩手机的时间;当孩子遵守戒瘾计划,应给予他们积极的反馈和奖励。
责任编辑:侯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