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新闻 河南

丰收打底 美好上线

2025-09-24 11:16 来源: 河南日报农村版 责任编辑:付琳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今年的丰收节以“庆农业丰收 享美好生活”为主题,各地秉承“庆祝丰收、弘扬文化、振兴乡村”的宗旨,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深化农村改革,坚持农业主线、农村主场、农民主体,务实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为农服务和庆祝活动,丰收节成了展示“三农”向好的“大平台”、促进城乡消...

□河南日报农村版评论员

当秋分的微风拂过希望的田野,当“村BA”的呐喊点燃乡村的激情,当沸腾的锣鼓唤醒千年的农耕记忆,当“豫农优品”丰收大集大幕拉开,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也如期而至。

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国广大农民和工作在“三农”战线上的同志们致以节日祝贺和诚挚问候,充分体现了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饱含着对亿万农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对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建设农业强国寄予殷切期待。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5年过渡期的最后一年。今年的丰收节以“庆农业丰收  享美好生活”为主题,各地秉承“庆祝丰收、弘扬文化、振兴乡村”的宗旨,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深化农村改革,坚持农业主线、农村主场、农民主体,务实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为农服务和庆祝活动,丰收节成了展示“三农”向好的“大平台”、促进城乡消费的“大卖场”、弘扬农耕文化的“主阵地”。

从科技赋能的田间地头到文化浸润的乡村市集,从活力四射的赛事现场到产销两旺的交易平台,河南正用智慧与汗水书写着新时代的丰收答卷,描绘着城乡居民的美好生活。

智慧为笔,绘就丰收新图景。获嘉县建成的30万亩智慧农田,通过云平台实现“一个屏幕管万亩”,节省70%人工成本的同时,让亩产比传统模式提高150斤以上。从豫东平原的智能温室到豫西山区的气象监测网络,从良种培育的实验室到田间地头的科技特派员,河南用科技创新破解“谁来种地、怎样种好地”的时代命题,让丰收的底气更足、成色更亮。

融合为径,拓宽共富新赛道。一场融入农趣农味的“村BA”赛事,是河南“赛会节”一体化模式的点睛之笔。赛场上,农民朋友们尽情挥洒汗水,展现出蓬勃的朝气和团结协作的精神。40场篮球比赛、多场文化展演和展销活动,实现了城乡资源的精准对接。红亭驿民俗文化村的展销会签约不断,寺河山苹果小镇的游客络绎不绝,“体育+农业+文旅”的融合效应持续释放,让丰收的红利流向千家万户。

以文化为脉,传承农耕文明根。在丰收节大舞台上,非遗展演如灵宝剪纸、老子传说等,让农耕文化焕发出新的活力。这些古老的文化遗产与现代的庆祝形式相结合,展现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也让人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农耕文化的价值和意义。

农业丰收打底,美好生活上线。看呐——一堂堂“丰收课”寓教于乐,一场场“丰收集”人气爆满,一次次“丰收游”别具一格,一个个“丰收村”特色鲜明……当丰收的底色越来越厚重,美好生活的图景就会越来越清晰——这是河南对“丰收节”的生动诠释。

丰收的故事还在继续,耕耘的步伐不会停歇。让我们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同心同德、埋头苦干,聚焦“两高四着力”,千方百计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奋力谱写中原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

81

责编:路天畅|审核:刘婷婷|监审:李晓辉

监制:栾姗

 

责任编辑:付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