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新闻 天中

“田间”产业解码“心间”治理

2025-10-10 10:49 来源: 驻马店网 责任编辑:徐明霞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负责人刘文申说,在谭园村党支部的带动下,农场探索出“芦笋+金蝉”生态套种模式,提升了土地附加值,每年采摘季还能带动50多名村民就近就业。从培育多元产业带动增收,到解决民生难题改善环境,谭园村的每一步发展,都离不开党建引领。

泌阳县高邑镇谭园村坚持党建引领,发展产业带民富,改善民生暖民心——

“田间”产业解码“心间”治理

记者 王家恒 实习记者 康佳一

谭园村大力发展葡萄酒产业,并构建了“葡萄种植—深加工—销售”的完整链条。记者 弓华静 摄

一片芦笋田,如何变成出口创汇的“黄金田”?一个小山村,家家户户为何过得甜如蜜?答案,就写在泌阳县高邑镇谭园村的田野上。

近年来,谭园村坚持党建引领,以产业兴旺带领村民致富,以经济发展保障民生改善,通过构建“党建引领、网格联动、多元参与”治理体系,实现了“班子强、民心聚、发展活”。

在宏峰家庭农场,200亩芦笋田不仅是村里的“黄金地”,还是村民的“希望田”。“我们的芦笋不打药、清甜能生吃,畅销日本和欧美市场。”负责人刘文申说,在谭园村党支部的带动下,农场探索出“芦笋+金蝉”生态套种模式,提升了土地附加值,每年采摘季还能带动50多名村民就近就业。

沿着产业脉络继续前行,葡萄酒产业为谭园村打开了更广阔的价值空间。谭园村与大汉菲尔酒业共同构建“葡萄种植—深加工—销售”的完整链条,规范流转土地500亩,带动50多人稳定就业,年产值突破2000万元,实现了企业盈利、农户增收。

产业兴旺了,集体经济的“家底”也愈发厚实。谭园村引进双孢菇种植基地,总投资1055万元,产权归集体所有,每年为高邑镇贡献50多万元的收益,还吸纳200多人就业。

“产业发展要见效,民生改善也不能落下。”谭园村党支部书记韩桂芝道出村庄发展的清晰路径,既要让村民的腰包鼓起来,又要解决好群众的揪心事,大家的日子才更有奔头。

曾经的谭园村,因地势低洼,每逢大雨,积水便没过小腿,出行成了村民的“头疼事”。在农村沟渠连通整治行动的强力推动下,谭园村党员干部将长达3200米的排水渠修到田间地头,根治了积水问题。如今,渠上绿植点缀,昔日的“积水巷”变成了“风景线”。

水渠通了,村民的心也暖了。而更让村民感到温暖的,是身边那群可靠的网格员。“我们村的网格员很热心,平时有事找他们,啥忙都愿意帮。”提起谭园村的网格员,老百姓都交口称赞。

矛盾化解、代办服务……11名网格员凭借人熟、事熟、情况熟的优势,把许多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弭于萌芽。

“头雁”领航,“群雁”齐飞。“村党支部做实了工作,群众就有了依靠。大家日子越过越好,对我们自然更加信任。”韩桂芝简单的话语,道出了基层治理的关键。

从培育多元产业带动增收,到解决民生难题改善环境,谭园村的每一步发展,都离不开党建引领。如今的谭园村,产业兴旺、村容整洁、村民幸福,正以昂扬姿态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稳步前行。

扫码看视频

责任编辑:徐明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