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新闻 社会

一场由驻马店日报社发起的全城温情接力

2025-10-16 11:35 来源: 驻马店网 责任编辑:梅雅平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驻马店日报社多位员工共同认购了600多斤秋月梨,用实实在在的行动为“希望”带货。随着徐永威校长的这笔大订单落地,李玲的6万斤滞销秋月梨宣告基本卖完。这不仅仅是一场助农接力,更是一次媒体力量与社会温情的生动写照。

6万斤秋月梨的“爱心奇迹”

——一场由驻马店日报社发起的全城温情接力

驻马店网讯(记者 栗晨曦 )连日阴雨,泥泞困住了6万斤秋月梨,也几乎浇灭了新农人李玲心头的希望。这片梨园,是她放弃城市生活、返乡创业的根基,更是她带领乡亲共同致富的梦想所在。然而,丰收的喜悦刚上心头,滞销的阴影已随秋雨蔓延——数万斤品质上乘的秋月梨,正面临烂在地里的危机。

绝望与希望:一条报道引发的全城总动员

转机,始于一家媒体的敏锐与担当。10月8日,驻马店日报社领导得知李玲的困境后,立即安排记者进行实地采访,随后驻马店日报社融媒体旗下视频号、抖音、微信公众号、微博、今日驻马店客户端、驻马店网全平台联动,发起了爱心助农报道。报道一经推出,瞬间点燃了整座城市的爱心。

undefined

梨园里,大伙儿干劲十足,争分夺秒地采摘着。

大量订单涌来,其中不乏购买上万斤的大单。爱心人士、企业、单位纷纷伸出援手,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爱心采购活动在全城迅速启动。短短几天内,滞销的6万斤秋月梨就基本售完。数字背后,是驻马店人用实际行动铸就的城市温度。

角色升华:从“记录者”到“摆渡人”的媒体担当

在这场爱心接力中,驻马店日报社的记者和编辑们完成了从“报道者”到“行动者”的角色升华。他们不仅是故事的讲述者,更成为助农的“摆渡人”。驻马店日报社多位员工共同认购了600多斤秋月梨,用实实在在的行动为“希望”带货。

“得知李玲的6万斤梨即将卖完,大家都不禁松了一口气。”一位参与其中的记者表示。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采购,更是对一位农民梦想的守护,是对乡村振兴信念的有力支撑。

爱心的高光时刻:一位校长与1万个梨的温情传递

undefined

爱心人士纷纷来梨园购梨。

10月12日,爱心人士、新蔡县育英高中校长徐永威在看到报道后,冒雨驱车专程赶往梨园,当场购买了1万个梨(约6000斤)。他的初衷简单而纯粹:既想帮助这位创业的年轻人,也想让全校学生尝尝这份家乡的甜蜜。

undefined

新蔡县育英高中校长徐永威购买1万个“爱心梨”,请全校学生免费吃。

10月13日,新蔡县育英高中的全校学生都品尝到了这份来自校长的特别礼物。一颗颗清甜的秋月梨,此刻已不仅是水果,更成为一堂生动的爱心教育课,将社会责任与互助精神的种子播撒在年轻学子的心中。

锦旗与收官:见证一座城市的凝聚力

10月14日,带着无尽的感激,新农人李玲将印有“融媒担当 助农情深、排忧解难 真情助农”金色大字的锦旗送到了驻马店日报社。

随着徐永威校长的这笔大订单落地,李玲的6万斤滞销秋月梨宣告基本卖完。这场由媒体点燃、全城接力的助农行动,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这不仅仅是一场助农接力,更是一次媒体力量与社会温情的生动写照。它用事实昭示:当媒体的担当与社会的善意相遇,便能汇聚成排忧解难的磅礴力量,稳稳托起每一个平凡而珍贵的梦想。

责任编辑:梅雅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