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年,与你温暖同行
摘要:于是,《大林农民听课忙》《一次特别的会议》等一篇篇鲜活的稿件在《驻马店日报·星期天刊》刊登,《大林乡党员挂上自警牌 责任意识强起来》等一批富有可读性的稿件在《驻马店日报·周末版》刊登。掐指算来,从1990年与《驻马店日报》相识,贴心相扶直到今天,已36年。
36年,与你温暖同行
□ 陈 健

图为作者提供的剪贴材料。
1986年2月,《驻马店报》犹如一颗新星,在驻马店的文化夜空中悄然升起。同年7月,我初中毕业,前路茫茫,不知该向何方。如今回望,那时对文学的执着,如种子般在我心中生根发芽。
农闲时,我如饥似渴地游走在书籍的字里行间,汲取着成长的养料。每晚,我熬到半夜,也要写一篇或长或短的日记,字里行间满载着我的心声、渴望及对未来的美好向往。
1990年,经一位老师介绍,我与《驻马店日报》结下了不解之缘。见到她,我如获至宝,那些带着墨香的文章,如同久违的故交,亲切而富有感染力。原来,挖掘身边小事也能登报。这一发现,让我兴奋不已。我照葫芦画瓢,写了篇有关当地一个村设立卫生奖的“豆腐块”文章,用平信寄出。6月19日,这篇小稿子竟在《驻马店日报》一版刊登了,还配发了“一个值得推广的好经验”编者按。那一刻,我看到了希望的曙光。此后,我常将身边有价值的人和事当作素材,成稿投递,多有采用,这让我更加坚定了写作的信念。
1994年5月,我成为正阳县大林乡的一名临时宣传员,从事宣传报道和信息上报工作。虽然每月只有60元的微薄薪水,但我倍感珍惜。
1997年,我采写的《大林乡精减“村官”近百人 农民“减负”二十万》稿件在《驻马店日报》二版头条刊登,编辑还专门配发点评,让我倍感振奋。随后,《大林乡农民不建住房建猪舍》《大林乡投资改善办学条件》等数十篇有分量的稿件相继见报,为那个时代留存下永恒的记忆。这些稿件,不仅记录了大林乡的发展变迁,也见证了我写作能力的提升。
《驻马店日报·周末版》《驻马店日报·星期天刊》的鲜活文章让我印象深刻。那时,《驻马店日报》的编辑经常鼓励我多看看上面的文章,试着多学学写这方面的稿件。他的鼓励,如春风化雨般成为我前行的动力。于是,《大林农民听课忙》《一次特别的会议》等一篇篇鲜活的稿件在《驻马店日报·星期天刊》刊登,《大林乡党员挂上自警牌 责任意识强起来》等一批富有可读性的稿件在《驻马店日报·周末版》刊登。这些稿件,让我在写作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近年来,我倾心文艺创作,散文、随笔也在副刊版上慢慢展现。
掐指算来,从1990年与《驻马店日报》相识,贴心相扶直到今天,已36年。36年爬格子的路上,我无时无刻不在感受着她的温暖。我深知,是文字串联起了我们的友谊。此生,我将会一直与她永相随、常相伴。
【作者简介】陈健,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多篇散文、随笔、诗歌、报告文学刊登于《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农民日报》《检察日报》《河南日报》《青年文学家》等报刊,出版有文学专集《夜静扪心》。
责任编辑:徐明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豫公网安备 411702020000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