驿城区:深耕文化沃土 绘就文旅新景
摘要:“十四五”期间,驿城区紧紧围绕生态功能定位、自然资源禀赋和民族文化优势,坚持高质量、高水平、高起点推动文化和旅游各领域、多方位、全链条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叫响驿城区文化旅游品牌,纵深推进全区文旅产业融合发展。
金顶山风景区。
三秋醋博园。
乡野拾光。
皇家驿站运河西街。
杨靖宇将军纪念馆。
记者 郑付生 代建新 余音
登金顶之巅,观日出东方。看演艺赛事,听旋律高歌。在光影交错的氛围中抒发情感;远离闹市喧嚣,漫步林间栈道,在风光秀丽的乡村里诗意栖居;体验厚重文化,跨越时空对话,在千年沉淀中坚定文化自信……
这是“十四五”以来驿城区文旅融合发展绘就的壮丽图景。11月5日,记者走进驿城区,翻开文旅发展成绩单,让人目不暇接。当下的驿城区文旅发展犹如春日繁花,绚烂多彩;景点布局宛若诗画长卷,引人入胜。体育活动多姿多彩,活力四射;文化氛围深厚浓郁,浸润心田。游客在闲暇时光畅享旖旎风光、沉醉文化盛宴、感受演艺之乐,体验“诗与远方”的舒适惬意。
“十四五”期间,驿城区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大力推动文化和旅游事业,文化产业、旅游产业繁荣发展,全面推进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取得累累硕果,“中国绿色生态旅游名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河南省驿站文化之乡”等金字招牌愈加闪亮,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城市形象、影响力、知名度显著提升。
今年国庆、中秋“双节”期间,驿城区围绕文旅深度融合,推出了一系列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文旅活动,为游客营造了充满家国情怀与文化韵味的假日氛围。全区文旅市场运行平稳有序,累计接待游客127.7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6.4625亿元,展现出文旅产业的韧性与活力。
“十四五”以来,在驻马店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驿城区锚定打造新时代文化强市和建设国家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的总目标,深入推动文旅融合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不断推进文旅产品创新、业态优化、配套完善、服务提质,大力实施“文旅强区”战略,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让人们在领略天中自然之美、文化之美中走进“诗和远方”。
文旅项目竞出彩 景区游客恰自来
山环水绕、四季分明,驿城区是名副其实的生态之城、园林之城、幸福之城。
人气旺,项目广。项目是文化产业的筋骨,是文旅产业优化结构、提档升级的重要支撑。目前,皇家驿站、金顶山风景区、三秋醋博园景区等成为游客的打卡地;杨靖宇将军纪念馆、蚁蜂镇庞阁村史馆等已成为具有影响力和知名度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乡野拾光、南山民宿等项目已建成使用。作为“河南省驿站文化之乡”的亮丽名片,投资80亿元、占地3359亩的皇家驿站,是集文化、商业、住宅、景区为一体的文旅古镇。行走在皇家驿站景区两旁,店铺林立,街道上游人如织。时光驿巷,各种特色美食等应有尽有;运河西街,英台小姐姐的游船演出精彩纷呈,氛围感十足,河道两旁站满了赏夜景的游客……皇家驿站景区按照“守住魂、把住形、谋好业、服务人”的发展理念,注重文化元素的运用,引入了更多休闲娱乐、文创、非遗等品牌店,促进商旅文体联动发展,通过开展美食节、文化演出等夜间文化活动,打造成为具有天中特色的旅游夜归地。2022年皇家驿站成功创建“河南省驿站文化之乡”。
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密不可分。在充满古色古味的皇家驿站古城里,游客身着古装腾空飞起,可以清晰感受到心跳逐渐加速,闭上眼感觉已经“穿越”到古代,瞬间实现了自己的“武侠梦”。2024年中秋节期间,皇家驿站景区新增的“驿站飞天”项目得到游客纷纷点赞。2025年9月17日,驻马店首家沉浸式主题乐园——印象练江湖·熙汐水岸正式开业。主题乐园依托练江湖自然风光与4A级景区皇家驿站的地理优势,以“城市微度假”为核心理念,打造集生态、文化、休闲、亲子、演艺于一体的复合型旅游目的地,为驿城区注入全新的文旅活力。今年国庆期间,皇家驿站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营造出浓厚的节日氛围。每晚的“古风巡游”和“汉服快闪”吸引众多游客参与,传统民俗展演、手工艺市集等人气十足。驿站大舞台举办的“锣鼓喧天庆华诞”文艺展演,集结了鼓舞、戏曲、舞蹈等17个精彩节目,近千名市民游客欢聚一堂,在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的交融中共庆佳节。
五年来,驿城区深度挖掘“驿站文化”底蕴,以皇家驿站为主线,精准聚焦“古城烟火浓”场景,创新“国潮沉浸”“特色美食”两大业态,通过举办夜间文化精品演出、打造精品项目、推出精品线路、提供便捷服务、大力推介夜间文旅消费品牌等活动,培育文旅产生新的消费增长点,激发文旅市场消费活力。
“中国深呼吸小镇”蚁蜂镇,地处桐柏与伏牛山系余脉交会处,三面环山,形如盆地,森林覆盖率达68.2%。近年来,蚁蜂镇坚持把乡村旅游提升发展与新型城镇化、幸福美丽新村、农(林)业产业基地、乡村振兴等紧密结合,利用金顶山、云梦山、鲁湾小镇等景点生态优势,积极挖掘乡村旅游和中药种植资源,完善康养旅游观光体验链条,打造驻马店近郊农旅融合康养休闲胜地,一批特色村镇、乡村度假、创意农业、康养休闲的乡村旅游点“串点成线”“串珠成链”,形成“点上有特色、线上有示范、面上成规模”的“乡村风情画”。蚁蜂镇先后获得“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河南省乡村旅游示范镇”“国家森林乡村”“河南省美丽小镇”等荣誉称号。
2024年12月,驿城区胡庙乡成功入选“2024美丽中国·深呼吸小城/乡镇”名单。胡庙乡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持续提升“深呼吸”关系老百姓“幸福感”的生态文明意识,进一步高质量、高标准保护和发挥本乡国土空间“山水林田湖草+好空气”资源禀赋,立足本地生态优势和资源优势,进一步追求“天蓝、水绿、地净、景美、居宜的新境界”目标。
2025年4月18日,来自漯河市的600人大型旅游团来到胡庙乡乡野拾光文化艺术村,开启了一场沉浸式乡村休闲之旅。这场充满田园诗意的乡野体验,不仅生动展现了乡村旅游的蓬勃生机,更成为驿城区以文旅融合为引擎、推动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目前,园区已开发露营烧烤、乡野咖啡、窑烤面包等特色项目,高峰期日接待量近2000人次。园区还将打造稻田书吧、梦境水上休闲吧、虾兵蟹将乐园等新项目,通过场景化、沉浸式的体验设计,留住客源、带活产业,让游客既能欣赏自然风光,又能深度感受乡村文化,为驿城区休闲旅游产业注入新的活力。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引下,驿城区以乡野拾光等文旅项目为支点,持续探索生态价值转化的创新路径,让“绿水青山”源源不断释放出发展动能。
文旅强区大格局且以诗意共远方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十四五”以来,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引领下,驿城区始终坚持“以文促旅,以旅彰文”,深入挖掘文化资源,提炼文化元素,不断推动文旅产业转型升级,让文化发展有活力、旅游发展有魅力,构建文化旅游互动共进、共生互融的大格局,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金顶山风景区在20多年的发展中,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挖掘历史文化,融入众多游乐项目,完善交通、住宿、餐饮等旅游配套设施。景区年游客接待量达100万人次,年综合经营收入4000万元以上,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有效地带动了生态采摘、乡村旅游、交通运输等产业融合发展。目前,景区周边有民宿、农家饭店200余家,特色采摘园数十家,有效吸纳当地就业人员近千人。未来,金顶山风景区将规划建设智慧森林康养产业园、奇幻露营基地、大小金顶观景平台、观光缆车、楚长城遗址修复等一系列的新业态项目,为金顶山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打下坚实基础,为广大游客带来更优质的旅游服务体验。
“十四五”期间,驿城区紧紧围绕生态功能定位、自然资源禀赋和民族文化优势,坚持高质量、高水平、高起点推动文化和旅游各领域、多方位、全链条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叫响驿城区文化旅游品牌,纵深推进全区文旅产业融合发展。
为了阐释传统文化内涵,驿城区文旅系统推出了一系列宣传中国传统节日、特色农耕文化的活动。三秋醋博园景区借助国庆节和中秋节,将醋文化与史前探秘创新结合,恐龙谷成为亲子家庭的热门打卡地。孩子们在逼真的恐龙模型中穿梭探索,家长则通过科普展陈寓教于乐。园区还推出了传统酿醋技艺展示、醋品DIY体验等活动,让游客在互动中深入了解非遗文化。
驿城区依托悠久厚重的人文历史,围绕“文旅文创融合”目标,大力推进“文旅强区”建设,深入实施“文旅+”战略,推进多要素集聚、多产业叠加,引领转型升级,打造文旅新业态。
驿城区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与文旅产业发展相结合,在不断探索与实践中丰富旅游产品内容,拓展非遗传播面,通过举办各类非遗精品艺术展演、非遗美食市集、非遗生活市集和群众喜闻乐见的非遗进景区等活动,推动优秀民族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元素与文化旅游、夜间经济深度融合,让固态的旅游资源与活态的文化相得益彰。目前,驿城区共申报列入省、市、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43项。
文旅融合一业兴 带动社会百业旺
挖掘红色资源,推动文旅融合。驿城区结合本地历史文化,充分挖掘英雄人物事迹及乡村红色历史,开发村史馆、革命圣地、将军故里游等系列红色旅游线路,充分展示全区革命历史人物、重大革命事件、革命遗址遗迹和革命故事。杨靖宇将军纪念馆,蚁蜂镇庞阁村史馆、宋冲村革命村史馆已成为具有影响力和知名度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让游客在游玩中学习和传承红色文化,坚定文化自信,真正把红色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
杨靖宇将军纪念馆集思想性、政治性、艺术性、时代性、互动性、科技性为一体,馆内通过400余幅历史图片、120余件珍贵文物,真实生动地记录了杨靖宇将军辉煌壮丽的一生,充分展现将军在革命斗争中形成的“坚持真理、忠心报国、艰苦奋战、英勇献身”的“杨靖宇精神”。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全国各地参观人员接踵而来,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纪念馆自免费开放以来,前来参观的团体和个人络绎不绝,许多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驻地部队、社会团体在纪念馆举行爱国主义教育、入党宣誓等活动,平均年接待参观人数40余万人次、参观团体数百个,较好地发挥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红色文化传播作用。
红色与美丽互彰,史馆与乡村相融。推开厚重的庞阁村史馆大门,这里是豫南首家村史馆,里面记载着庞阁村革命历史,也展现着庞阁乡村振兴的累累硕果。走进厅内,看着墙上的展览文字、陈列的生活用品,仿佛置身于那段峥嵘的岁月,与杨玉璞、杨羡民等诞生于此地的革命家同频呼吸。
这样的红色印记还有宋冲革命村史馆,那里的油灯、茶壶、子弹和蓑衣等都在无声呐喊着韩敬之、姜延斌等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一段段尘封多年的辉煌历史被光荣歌颂。橡林街道革命先烈张家铎、水屯镇革命先烈孔繁益等英勇事迹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
文化因旅游而兴盛,旅游因文化而精彩,让文化串联起旅游,让文明生生不息。如今,乘势而上、逐梦而行的驿城,正加快文旅融合发展步伐,全面推进优质文旅项目建设,高颜值景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美不胜收;各类优质文化作品、旅游产品层出不穷,生动演绎着全新的发展格局。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在驿城大地,大自然的山水馈赠、革命者的无畏精神、建设者的奋斗足迹,都为讲好“驿城故事”、写好“文旅文章”提供了生动素材。当前,驿城区文旅高质量发展实现从“流量”到“留量”、从“网红”到“长红”,不断叫响了驿城特色文旅品牌,高质量答好一年四季旅游的驿城美好答卷。
(本版图片由驿城区委宣传部提供)
责任编辑:徐明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豫公网安备 411702020000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