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新闻 社会

电影《孤军北上》即将开拍

2025-11-17 11:30 来源: 驻马店网 责任编辑:梅雅平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在长征路现场,王雷生向本报记者深情追忆父亲的革命历程,详细介绍了王国华以确山竹沟为中心,创建鄂豫边游击根据地的艰辛岁月。“父辈们的丰功伟绩深深镌刻在子孙后代心中,红军长征的历程能被后人永记于心,并且被拍摄成为影片,让人感觉十分欣慰。”摄制组在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地——何家冲。

纪念红二十五军长征胜利九十周年

电影《孤军北上》即将开拍

驻马店人担任总制片人 摄制组重走长征路

记者 王振江 实习记者 康佳一 图/张朝 

1935年9月,红二十五军抵达陕北延川县永坪镇,成为长征中第一支到达陕北的红军队伍。为纪念红二十五军长征胜利九十周年,电影《孤军北上》即将开拍。11月16日,摄制组一行120余人,在总制片人魏国友的带领下,一路循着红二十五军长征路线重走长征路。

泌阳踏迹,追忆军民鱼水情

当日一早,《孤军北上》摄制组从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地信阳市罗山县何家冲出发,途经驻马店市泌阳县高邑镇,当日下午到达南阳市方城县独树镇。

undefined

在独树镇烈士陵园向烈士敬献花篮。

undefined

摄制组在独树镇烈士陵园感悟长征精神。

undefined

红二十五军在泌阳县龙泉寨驻地旧址。

作为红二十五军长征途中的重要转折地,泌阳县高邑镇曾见证红军绝境逢生的关键历程——当年红军转战至此,当地农民挺身而出、全力相助,用朴素的行动搭建起军民连心桥,留下了广为传颂的“一块银元”佳话,也为红军成功冲出泌阳象河关争取了宝贵时间。摄制组沿红军足迹探访调研,力求用镜头还原这段热血往事,让军民同心的精神得以银幕再现。

 后人述往,王雷生讲述父亲王国华的往事

抗战英雄王国华的儿子王雷生与摄制组共走长征路。在长征路现场,王雷生向本报记者深情追忆父亲的革命历程,详细介绍了王国华以确山竹沟为中心,创建鄂豫边游击根据地的艰辛岁月。

undefined

全媒体记者采访了王国华的儿子王雷生(左)。

undefined

摄制组启用大型航拍设备。

先辈们为民族解放挺身而出的壮举,让在场人员深受触动,也为影片注入了鲜活的精神内核。“父辈们的丰功伟绩深深镌刻在子孙后代心中,红军长征的历程能被后人永记于心,并且被拍摄成为影片,让人感觉十分欣慰。”王雷生热泪盈眶地说,这份红色精神也将随着影片传递给更多年轻人。

乡贤制片,匠心回馈桑梓情

影片总制片人魏国友,是土生土长的驻马店遂平人,现任河南颂勋文化传媒总经理,也是电影《杨靖宇》的总制片人。他谈及此次拍摄,难掩对家乡的深厚情怀,坦言自己始终敬佩驻马店人民、大别山人民在红军长征时期作出的重要贡献。

undefined

摄制组在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地——何家冲。

undefined

红二十五军在何家冲的战地医院旧址(资料图)。

“家乡的红色土地孕育了不朽的革命精神,我有责任、也有义务把这段历史拍好。”魏国友表示,将以匠心打磨影片细节,用高质量的作品回馈家乡父老,让红色基因在银幕上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据悉,《孤军北上》即将全面启动拍摄,影片预计2026年与观众见面,将凭借极具冲击力的视觉效果与厚重的历史底蕴,重温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征程,致敬不朽岁月。

责任编辑:梅雅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