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新闻 河南

奋进的河南 决胜“十四五”·洛阳篇丨产业聚势 新潮奔涌

2025-11-17 13:19 来源: 大河网-河南日报 责任编辑:付琳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3 环境焕新   洛阳863科技孵化器里,曾不起眼的洛阳一诺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如今成了数百亿元票房背后的“功臣”。

龙门实验室立足中原、智造中国、装备世界。倪睿 摄

洛轴智能工厂。洛阳市委宣传部供图

国内首台直径11米级大直径盾构主轴承在洛轴下线。洛阳市委宣传部供图

百万吨乙烯项目,致力于打造中西部高端石化产业集群的核心引擎。企业供图

□本报记者 陈学桦 范坤鹏

当“建强副中心、形成增长极”的号角在河洛大地吹响时,洛阳以系统谋划为笔,产业实践为墨,在“十四五”的画卷上绘就了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图景。

不同于传统发展路径,这座千年古都锚定“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目标,产业转型升级加速,企业“雁阵”腾飞,创新活力涌流,新质生产力加速培育……洛阳以敢闯敢试的劲头,打破对传统产业的路径依赖,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开辟新赛道、塑造新优势,为“十五五”经济社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1 风口起舞

今年国庆节前夕,宁德时代洛阳基地二期项目电芯工厂、电池包工厂正式投产,该项目二期规划包含3条电芯生产线、10条PACK产线,为洛阳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注入强劲动能。

这个总投资超百亿元的项目创造了“洛阳速度”,带动上下游20余家配套企业落户,让洛阳新能源产业从零起步跃入“千亿级俱乐部”。

不远处的中国一拖工业园里,刚下线的5G+氢燃料电动拖拉机旁,工程师正在调试自动驾驶系统,这款“智慧农机”能精准识别墒情。根植于我国农机装备产业发源地的硬核实力,洛阳现代农机装备集群成功入选2024年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名单,实现河南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零的突破”。

从耕整地机械连续3年获得全国销量冠军,到丘陵山地专用机型批量出口,这里的300余家协作企业,织就了一张覆盖研发、制造、服务的完整产业链网。

在洛轴集团风电齿轮箱轴承智能工厂里,每15秒就有一套高端轴承下线,从神舟飞船的“太空轴承”到风电装机的“巨无霸轴承”,这家老牌国企通过混改注入新活力,高端产品占比增至70%,新能源汽车轮毂轴承全国市场占有率第一。

“现在风电轴承研发进入‘无人区’,每一步都是行业突破!”总经理助理董汉杰底气十足。

链群劲足,风口正劲。

洛阳市紧跟产业变革浪潮,瞄准“四新一装备”风口,攥指成拳打造5大产业集群、17条优势产业链,让产业链群“跑”出量质双升加速度。

铝基新材料“跨界”新能源汽车赛道,规模突破千亿元大关;中州时代、百万吨乙烯等“领头”,新能源电池、绿色石化集群加速崛起。光电、先进合金材料规模突破500亿元,光电规模稳居全省第一,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新兴产业以两位数的增速“领跑”。

如今,洛阳构建起以1个国家级制造业集群为引领、2个省级集群为骨干、6个中小企业特色集群为支撑的先进制造业体系,高新技术产业占比达58.9%,较“十三五”提升15.6个百分点,规上工业“三化改造”全覆盖,成功进入全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50强城市榜单。

文旅领域也玩出新花样。洛阳市推动旅游城市向城市旅游转变。2024年,洛阳市接待游客1.53亿人次、收入1208亿元,较“十三五”末分别增长64.5%、51.9%。

“十四五”期间,洛阳市累计实施重点工业项目2809个、完成投资3975.4亿元。在一批重大项目带动下,今年前三季度,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9%,排名全省第一。

2 创新破茧

龙门实验室的洁净车间内,中硅高科的质检员正为高纯硅基材料进行最后检测。这款打破国外垄断的材料背后,是企业连续多年9%的研发高投入,14种产品实现进口替代,让“中国芯”有了“洛阳根基”。

不远处的中科慧远车间,智能光学检测装备以“火眼金睛”检查精密零件,这套填补国内空白的设备,获得2024年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科技创新的“聚变效应”正在扩散。

河南科技大学研发的耐高温钨合金材料能承受上千摄氏度高温,应用于航天领域;另一支团队打造的全国首个芽孢益生菌资源库,已孵化出23.8亿元产值的健康产品。

这些从“象牙塔”走出的成果,得益于洛阳科技成果“三权”改革——国家技术转移郑州中心洛阳分中心一年促成技术合同成交额超175亿元。

创新平台的“矩阵之力”,同样惊人。

洛阳市4083家创新平台如同繁星闪耀,中航光电牵头的省级创新联合体让技术攻关“握指成拳”,26家产业研究院完成1604项研发项目,科技产业社区集聚8000多名人才。

2024年,洛阳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50家,总数突破1500家,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速高达63.8%,创新正成为城市发展的“最强引擎”。

这座城市正以创新之笔书写发展答卷。

洛阳市坚持把创新落在产业上、把产业落在“风口”上,打出平台、主体、人才、资本“组合拳”,活力满格。

龙门实验室持续发布前沿科研成果,普莱柯生物P3实验室领跑中部,全球首台25兆瓦风电轴承破解“卡脖子”难题,大国重器里的“洛阳基因”越发厚重。

全市各类创新平台达4083家,提前实现数量翻一番的目标,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较“十三五”末翻倍式增长,研发投入强度连续6年全省领跑,技术合同成交额年均增速超37%,省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达5家,数量居全省第一。

从“制造重镇”到“创新高地”,洛阳正以澎湃动能,在产业风口上书写新传奇。

3 环境焕新

洛阳863科技孵化器里,曾经不起眼的洛阳一诺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如今成了数百亿元票房背后的“功臣”。

在电影《哪吒2》的制作名单中,这家企业负责的“有生命感的能量体”水流特效,单帧渲染耗时20小时。从初创时的场地扶持、人才对接,到成长中的税费减免、研发补贴,洛阳“微成长、小升高、高变强”培育机制,让它与洛阳晶体动漫设计有限公司一起,从孵化企业蝶变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企业的快速成长,离不开制度改革的“减法”与服务创新的“加法”。

洛轴集团的混改故事颇具代表性。

在引进郑煤机等战略投资者后,企业发展按下“快进键”,智能生产线落地、高端市场突破一气呵成,企业营收增长2倍、利润增长3倍。

洛阳高新区改革释放活力,剥离社会职能后的园区轻装上阵,专业运营商带来的市场化机制,让经济主阵地作用越发凸显。

“以前跑审批要绕多个部门,现在一个窗口全搞定。”一家新能源配套企业负责人感慨。

从设备更新专项支持数量居全省第二,到制造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15.6%,洛阳用实打实的服务,让百万吨乙烯、中航光电基础器件产业园等千亿级项目纷纷扎根,这片改革沃土正孕育着更多惊喜。

破体制藩篱,育开放新机。洛阳市加快深层次改革和制度型开放,有效破除了制约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拿下全省唯一要素市场化配置试点“王牌”,“共和国长子”企业焕发新生,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获评省A级,2023年度营商环境评价排名全省第一;该市还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累计形成231项制度型开放改革成果,跨境电商综试区位居全国第二位,综保区、对外投资稳居全省前列,古都正以改革开放新姿态领跑中原。

“展望‘十五五’,我们将持续抓好稳经济政策落实,全方位提振消费,扩大有效投资,稳定企业生产经营,积极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持续巩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为奋力谱写中原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作出洛阳贡献。”洛阳市政府有关负责人表示。

 

责任编辑:付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