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生态友好的现代化社会
摘要:生态兴则文明兴,中国始终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至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相并列的高度,以系统观念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对全球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社会和环境“三大支柱”框架进行拓展和完善。
□ 高健钧
共护熊猫家园、共建美丽世界、共享开放机遇,国宝大熊猫再次成为纽带,将海内外不同国家、不同肤色、不同种族的熊猫爱好者拉进一个共同的朋友圈,共同推动全球生态文明发展。
2025全球熊猫伙伴大会11月21日在成都开幕。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名嘉宾和专家学者齐聚大熊猫家乡,分享共护、共建、共享理念,共倡生态文明新未来。
当前,地球正面临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环境污染等问题,传统发展模式的内在矛盾与不可持续性日益加剧。与此同时,全球可持续发展仍面临共识弱化、协作不足、南北差距扩大等挑战。作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旗舰物种、和平与友好的“形象大使”,大熊猫在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象征意义更加凸显。
中国绿色发展取得的成就充分证明人与自然并非二元对立、非此即彼的割裂状态,而是一体共生、休戚与共的生命共同体。生态兴则文明兴,中国始终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至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相并列的高度,以系统观念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对全球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社会和环境“三大支柱”框架进行拓展和完善。
中国参与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实践印证:世界好,中国才会好;中国好,世界会更好。中国坚持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不仅是推动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展现了胸怀人类前途命运的大国担当。生态文明建设关乎各国共同利益和人类未来发展,国际社会需要携手同行,秉持地球生命共同体理念,持续深化生态环境保护国际交流与合作,共同应对全球环境问题挑战。
生态文明没有国界,只有同筑生态文明之基,才能同走绿色发展之路;只有不断扩大交流互鉴的“伙伴圈”,才能把生态友好的现代化愿景变成各国人民的现实图景。
(新华社成都11月21日电)
责任编辑:徐明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豫公网安备 411702020000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