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刊记者 肖婷婷 文/图
手机越来越智能,也越来越好玩,它占据人们越来越多的时间,侵入你我的生活。到处都能看到有人在智能手机上发微博、打游戏、看小说……不单是成人,很多孩子也成了十足的“手机控”。
面对孩子的“手机情结”,很多父母无奈又烦躁。家有“手机控”的孩子,父母到底该如何对待?
一个孩子在专注地看手机。
手机的危害不可忽视
市民王勤告诉记者,她的儿子欣欣今年3岁,她下班回到家儿子就会问:“妈妈,手机给我玩一会儿行吗?”如果她拒绝,欣欣就会哭闹。
“欣欣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好奇心特别重。手机里有很多他感兴趣的内容,比如儿童歌曲和智能游戏等。有时,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引导他——不让她玩手机他就生气,让他玩又担心他的视力受伤害。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王勤说。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手机的普及的确给孩子提供了交流的便利,但手机产生的辐射对孩子的健康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主任医师白梅介绍,孩子的神经系统处于发育阶段,手机辐射会对其造成破坏,从而引起记忆力衰退、头痛、睡眠不好等一系列问题。儿童沉迷于智能手机时,他们正在发育的大脑可能在不经意间就受到了永久的损害。我们发现,有一些宝宝一二岁就开始玩手机,不少孩子出现了一系列的身体问题,比如青光眼、近视眼、颈椎发育受损等。
家长应多陪伴孩子
“开始的时候,家长往往是为了省心,拿出手机或IPad给孩子打发时间,父母也时常在孩子眼前玩。结果,等到‘刹不住车’的时候,想要制止就有很大的难度。”市区一早教中心的教师杨杰说。
“能给宝宝放早教启蒙”“里面有宝宝学英语的软件”“可以给宝宝听儿歌和故事”等是很多家长给孩子看手机的原因。杨杰介绍,有些软件确实不错,适合宝宝看,关键是如何正确使用手机。
杨杰说,家长要和孩子定好规则,手机要在什么时间使用,每天使用多长时间。另外,父母可以挑选一些优秀的动画片及节目,让孩子通过观看这些节目扩大视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要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父母要以身作则,不要沉迷于玩手机。
同时,家长应多陪孩子参加户外活动、阅读等,还可让孩子学画画、跳舞、弹琴等。如果你为孩子安排了他感兴趣的活动,他自然就没时间玩电子产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