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平县产业集群拉动农业裂变升级
摘要: 本报讯 (记者 杨晓晖 通讯员 胡军华)如今的西平县,依靠350家农字号龙头企业,一跃成为全国知名、中原最大的县域农产品加工基地,昔日的传统农业由此升级裂变成以工业为主导的新型农业,使该县“用工业理
本报讯 (记者 杨晓晖 通讯员 胡军华)如今的西平县,依靠350家农字号龙头企业,一跃成为全国知名、中原最大的县域农产品加工基地,昔日的传统农业由此升级裂变成以工业为主导的新型农业,使该县“用工业理念提升农业、以农字号企业反哺农业”的决策大放异彩。
引资引智,变资源型农业为开放型农业。西平县利用传统农业大县这一优势,在农业领域实施全方位的开放战略,采取整合资源、盘活存量、招商引资、内部融资等多策并举的办法,广揽外来资本和先进技术,激活民间资本,使农副产品加工企业遍地开花。几年来,全县共签订农副产品加工项目114个,总投资18.6亿元,吸纳民间资本4.7亿元,兴办各类农产品加工企业150多家。
合理定位,营造新型产业体系。围绕强势产业,精心培育新型农副产品深加工体系,是西平县农业升级的新定位。按照这一定位,西平县形成了优质小麦生产加工出口、绿色生猪、953巨型长毛兔、无公害蔬菜、食用菌、花木林果等六大农产品基地。随着丰盛公司30万吨面粉生产线、新益面粉20万吨面粉生产线等项目的建成投产,西平县的粮食加工转化能力每年达200万吨,相当于5个西平县的夏粮总产,不仅在全市占据首位,在全省也名列前茅。
跳出国门,名牌产品力撑创汇农业。在农业产业化体系中,一批国字号品牌的迅速走红使该县的“创汇型”农业崭露头角。2001年以来,该县先后有4.56万吨优质小麦出口马来西亚、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实现了我国食用小麦出口零的突破。由西平县奥派食品有限公司加工整理的37.5吨淡水小龙虾,顺利通过检验,运达美国,这是我省小龙虾首次进入美国市场。该县二郎乡、环城乡标准化种植的食用菌畅销俄罗斯、韩国等国,年创汇近百万元。
工业反哺,“一石三鸟”实现农丰民富。在西平县,农副产品加工企业的迅速崛起形成了三大效应:一是扩充了工业经济总量,使工业小县实现了向工业大县的飞跃。二是为城镇建设提供了产业支撑,使全县涌现权寨镇等全省小城镇建设重点镇。三是为农民广辟就业渠道,使10多万农民进厂入镇变为市民。
责任编辑:lidong
(原标题:驻马店新闻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