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探亲假尴尬看制度建设
摘要: 国务院1981年曾发布《国务院关于职工探亲待遇的规定》,至今未被废止。记者在南京街头调查发现,有九成年轻人不知道探亲假,而用人单位主动给职工休探亲假的更是寥寥无几(2月21日《天中晚报》5版)。 现
国务院1981年曾发布《国务院关于职工探亲待遇的规定》,至今未被废止。记者在南京街头调查发现,有九成年轻人不知道探亲假,而用人单位主动给职工休探亲假的更是寥寥无几(
现行探亲制度是1981年出台的。根据《国务院关于职工探亲待遇的规定》,探亲假期是指职工与配偶、父母团聚的时间。职工探望配偶的,每年给予一方探亲假一次,假期为30天;未婚职工探望父母,原则上每年给假一次,假期为20天,如果合并为两年休假,可休45天。
现在网上普遍的一边倒的声音是政府和资方对职工探亲权利的忽视和保障不足。这固然是问题的一个方面,但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探亲制度本身固有的缺陷,即缺乏可操作性和必要的与时俱进。
很多网络评论普遍忽视了一个基本事实,即探亲制度是有严格条件限制的。按照国务院规定,只有国家机关、人民团体和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工作满一年的固定职工,与配偶或父母双方都不住在一起,又不能在公休假日团聚的,可以享受探望配偶或父母的待遇。
认真推敲此规定,就会发现该规定存在两个重大问题。一是国家机关、人民团体和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以外企业职工的探亲假是没有法律支撑的;二是与配偶或父母一方能够在公休假日团聚的,则不能享受探亲待遇,但何谓“不能在公休假日团聚”,法律也未作任何规定。网上的解释为“不能利用公休假日在家居住一夜和休息半个白天”,如果按照这种解释,那么在“黄金周”推行和“高铁时代”来临的今天,恐怕没有几人能够真正有资格去享受探亲假了。正因为探亲制度本身所存在的这两个先天不足,才导致了九成上班族不知道探亲假的存在,即使有知道的也不敢请假。
当初的立法者无论如何也没有料到今天的形势会发生如此巨大之变化,因此,修改不合时宜的探亲制度就显得十分必要,特别是在大力倡导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的今天,依法治国的精髓就在依“ 良法”治国。
可以预见,网民热评“九成上班族不知道探亲假的”现象,有可能使诞生于计划经济年代的探亲制度早日寿终正寝。我们希望取而代之的是为全民带来福祉的新型探亲休假制度。
责任编辑:guanli
(原标题:驻马店新闻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