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别做贪官”到“杀贪官”
摘要: 驻马店新闻网特邀评论员 胡殿文 去年,笔者读了共产党人的典型代表沈浩的事迹之后,深深地为这样的好人而感动。然而,沈浩的故事里有一个细节让我难以释怀。沈
驻马店新闻网特邀评论员 胡殿文
去年,笔者读了共产党人的典型代表沈浩的事迹之后,深深地为这样的好人而感动。然而,沈浩的故事里有一个细节让我难以释怀。沈浩十来岁的女儿在沈浩即将到小岗村赴任时告诉他:别做贪官!解读这一提示,至少有两层意思,一是对贪腐之徒有所了解,提醒父亲莫步后尘;二是对贪官污吏深恶痛绝。沈浩是一个好党员好干部,也是女儿眼中的好父亲。他的身后留下的是共产党人的风采,是人们的赞扬和爱戴。品味沈浩女儿的话,我们为童言之真之纯感到震撼。今年,福建南平发生小学生被杀的案件,笔者同大多数人一样感到震怒。两者是本来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呀?是的。但却有一丁点联系——他们都把矛头指向了贪官。南平小学生致血案凶手:要杀杀贪官,怎能杀孩子!福建南平小学生在内容为给郑民生的一封信中写道:我看着那些无辜的小伙伴受到伤害,我就想把你碎尸万段,还想把你放进搅拌机里把你搅拌了;你要真忍不住仇恨,你就去杀那些贪官,你怎能杀掉这么多可爱的孩子……(3月30日《羊城晚报》)
“你要真忍不住仇恨,你就去杀那些贪官”,这样的话语出自孩子之口无疑是发人深省的。有论者认为,连一个小孩子都发出“有仇恨杀贪官”的呼声,起码说明了两个问题:一是贪腐现象在一定程度上规模性存在,二是贪腐分子被惩处得不那么令人满意。面对小学生“杀贪官”的童言,我们还应当深思的,是为何如此震耳发聩的话语出自小孩子之口,而不是我们成年人之口?
贪官污吏历来是人民群众最深恶痛绝的群体,反腐倡廉历来是人民群众最关心的话题。每一次贪官的劣行都让我们愤恨不已,每一个贪官的倒掉都是群众的节日。然而,成年人心里对贪官充满了愤恨,为何却不敢说出口,反倒是一位不谙世事的小学生大声说了出来?这是新版的《皇帝的新装》反映出了什么?是大人因功利心而更加成熟了?或是“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的泛滥?大人的事自然不必说了。我们只能说“童言无忌”。
“要杀杀贪官”,在道学家或法律专家的眼里,这句话是大有问题的,至少是于法无据。那些大大小小的贪官们,更是会对这句话深恶痛绝。然而,从民众的感情来说,从社会的正义来说,我可以把话放在这里:这话说得真痛快,我也这样想过!
从“别做贪官”到“杀贪官”的童言折射出什么?对待贪官污吏,我们的忍耐力太强,宽容度过大,惩罚力度太小,以至于出现的窝案串案系列案越来越突出,反腐倡廉任重道远。久而久之,人们麻木了冷漠了,集体失语大行其道。 有个网友曾经感慨:现在中国只有10几岁以下孩子的话听起来是一个正常人说的话,也是真话,但超过这个年龄段就是另一种情况了。不敢说真话,年龄越大越不敢不愿说真话、忍耐力也越强,我觉得这实在是当前中国社会最深的悲哀。人们常说,老鼠过街、人人喊打。而当老鼠过街,人人避而远之之时,那是老鼠的幸运;当老鼠过街,人人鼓掌之时,那是老鼠的节日。贪官胆大妄为,贪官明火执仗,贪官大摇大摆,贪官气焰嚣张,指望少年儿童们愤而喊杀,这是成年人的不幸,这是社会的大不幸,。一言以蔽之者,贪官过街、人人喊“杀”,本来应成为一种常态。
责任编辑:guanli
(原标题:驻马店新闻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