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新闻 天中

抗日民族英雄杨靖宇铁血信仰照耀复兴新程

2025-07-07 10:13 来源: 驻马店网 责任编辑:杨姗姗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现今,在杨靖宇将军感召下,东北抗日联军将士用生命和热血熔铸的东北抗联精神,已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在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上奋勇前进。

铭记英雄·不朽丰碑

白山黑水擎忠烈 家国万里铸英魂

抗日民族英雄杨靖宇铁血信仰照耀复兴新程

记者 刘华山 张锟

  

驻马店市杨靖宇将军纪念馆内,杨靖宇将军雄姿英发、跃马扬鞭的浮雕令人震撼。 本报记者 王家恒 摄

  

杨靖宇领导确山农民运动。(资料图片)

  

杨靖宇将军故居。(资料图片)

“抗日战争时期,在极其恶劣的条件下,杨靖宇将军领导抗日武装冒着零下四十摄氏度的严寒,同数倍于己的敌人浴血奋战,牺牲时胃里全是枯草、树皮、棉絮,没有一粒粮食,其事迹震撼人心。”2020年7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考察时,这样评价抗日将领杨靖宇的英雄事迹。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也是著名抗日民族英雄杨靖宇将军诞辰120周年、殉国85周年。站在历史的重要节点上,我们怀着无比崇敬和深切缅怀之情,追忆这位伟大的抗日民族英雄,探寻他波澜壮阔、气壮山河的一生。

杨靖宇,原名马尚德,字骥生,1905年2月13日,诞生于河南省确山县李湾村一个农民家庭。在东北从事党的地下工作时,化名张贯一,后来领导抗日武装斗争时,改名杨靖宇。

1919年,五四运动的浪潮席卷全国,正在确山县高等小学读书的杨靖宇积极投身其中,组织同学罢课、游行,声援北京学生的爱国行动,成为当地学生运动的积极分子。这段经历,不仅锻炼了他的组织能力,更坚定了他救国救民的信念。

1923年秋,杨靖宇考入河南省立第一工业学校。在这里,他结识进步教师和进步青年,并接触马克思主义思想,革命理想愈发清晰。1926年,他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冬天,他受党组织派遣回到确山,深入农村,发动群众,成立农民协会,开展反对军阀和土豪劣绅的斗争。

1927年4月,杨靖宇参与领导了确山农民暴动,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河南省第一个县级革命政权——确山县临时治安委员会。同年5月,他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他将自己的一生与党的事业紧密相连,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和民族解放事业不懈奋斗。

1927年秋,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根据中共中央八七会议精神,杨靖宇参与组织确山起义(刘店秋收起义),建立确山农民革命军(后改名为豫南工农红军游击大队),并任总指挥。

确山起义,宛如一声惊雷,打响了中国共产党在河南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在党的革命斗争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这也是杨靖宇早期军事实践的开端,为革命火种的延续、革命队伍的壮大奠定了坚实基础,也积累了宝贵的武装斗争经验。

1928年春,杨靖宇受伤未愈,便毅然前往确山、信阳等地,从事秘密革命工作。其间,他三次被捕,却始终坚贞不屈。脱险后,党组织于1928年底派他前往上海党中央学习,为日后的革命斗争积蓄智慧和力量。

1929年春,杨靖宇受党组织派遣赴东北,担任中共抚顺特别支部书记,领导工人运动。在东北期间,他又两次被捕入狱,屡受酷刑,但他从未屈服,始终坚守着对党和事业的忠诚与信念。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沦陷,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杨靖宇临危受命,任中共哈尔滨市委书记,兼满洲省委军委代理书记。他积极组织和领导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在白山黑水间点燃抗日救国烽火,成为东北抗日战场上的一面旗帜。

1932年11月,他被派往南满地区,也就是吉林省磐石、海龙(今梅河口)、柳河一带,组建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二军南满游击队,创建了以磐石红石砬子为中心的游击根据地。

1934年,杨靖宇整合17支抗日武装,成立抗日联合军总指挥部,担任总指挥。同年,他出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军长兼政治委员。1936年,他又担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军长兼政治委员、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司令兼政治委员。

杨靖宇率领东北抗日联军将士,在深山密林中建立众多密营,制定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开展山地游击战。他严格遵循“支部建在连上”的原则,不断加强东北抗日联军队伍党的领导和思想政治建设,打造坚强战斗堡垒,凝聚强大战斗力量,带出一支有信仰、有组织、有纪律的钢铁之师。

正是由于杨靖宇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积极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不断壮大东北抗日联军,从而极大牵制了侵华日军力量,阻滞了日寇全面侵华步骤,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进程中,发挥了独当一面、影响全局的战略作用。

为加快全面侵略步伐,彻底扑灭东北抗日力量,日军调集数倍精锐部队,对东北抗日联军展开疯狂围剿。据档案记载,1939年10月下旬到1940年2月23日,杨靖宇牺牲前的100多天里,他作战多达47次。

1940年初,由于叛徒出卖,杨靖宇和部队陷入了敌人的重重包围。为了保存抗日有生力量,他多次命令同志们分兵突围,而自己却毅然选择留下,坚守阵地,牵制敌人的进攻。

1940年2月23日,在吉林省濛江县附近,杨靖宇在饥寒交迫中与敌人周旋了5个昼夜,乃至孤立无援,陷于绝境。面对敌人的围追堵截和威逼利诱,他视死如归,顽强战斗,最终弹尽粮绝,壮烈殉国,年仅35岁。敌人残忍地将他断头剖腹,却见其胃里一粒粮食也没有,只有未能消化的草根、树皮和棉絮。铮铮铁骨让敌人也心惊胆战、闻之色变。

杨靖宇将军牺牲后,党和国家给予了崇高荣誉。他无愧为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著名抗日民族英雄,鄂豫皖苏区及其红军的创始人之一,东北抗日联军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人之一。2009年,他被追授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2014年,他被列入全国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14年浴血奋战,14年山河不屈。那时,东北抗日联军作为中国共产党创建最早、坚持抗日时间最长、斗争环境最艰苦的人民武装,不仅打响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第一枪,也拉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长期艰苦卓绝的抗日斗争,杨靖宇凭着忠诚于党的坚定信念、勇赴国难的民族大义、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展现出坚定的信仰信念、高尚的爱国情操、伟大的牺牲精神,在白山黑水之间、林海雪原深处挺立起不屈的民族脊梁。

现今,在杨靖宇将军感召下,东北抗日联军将士用生命和热血熔铸的东北抗联精神,已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在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上奋勇前进。

日军罪证·铁证如山

日寇悍然侵犯战略要冲驻马店

24批次狂轰滥炸罪恶滔天罄竹难书

记者 张锟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侵略者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全民族抗战由此爆发。中原地区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日本帝国主义梦想吞并中国必欲侵占中原。驻马店地处中原腹地,承东启西,贯南通北,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侵华日军在陆路重兵进攻驻马店的同时,还调动空军力量对我城镇、交通、民居等目标进行狂轰滥炸,其侵略暴行罪恶滔天,罄竹难书。

据历史档案记载,1938年4月4日,9架日军飞机从安徽蚌埠起飞,首次轰炸驻马店,城区北郊和国民党驻军飞机场遭严重破坏。同时,2架日军飞机对确山县城进行空袭,炸死6人,伤2人,50多座民房被炸毁。

5月20日上午11时许,日军对驻马店城区发起更大规模的空袭,18架日军飞机列为6个小队,依次向商业繁华区洋街(今中山街)、北大街(今新华街)、长寿街、自由街、菜市街俯冲、扫射、投弹,进行4次无差别轰炸。从西南寨门至北大街、菜市街南段,除洋街仅剩一间倾斜欲倒的小楼外,其余房屋荡然无存。与洋街毗邻的自由街、长寿街全部变成废墟。这次空袭,炸死无辜居民1500多人,炸毁房屋3000多座,财产损失无法估计。

5月22日中午12时许,18架日军飞机再次轰炸驻马店城区、飞机场及附近段庄,炸死我同胞200多人,飞机场被毁,段庄被夷为平地,西刘庄一带炸毁民房2000多座。

12月15日,4架日军飞机又一次轰炸驻马店城区,炸死炸伤居民30多人,炸毁房屋50多座。经过这4次轰炸后,驻马店城区人口骤减,3万多居民流离失所,公共设施和居民房屋尽遭摧毁,昔日繁华荡然无存。

另据各县区志不完全记载,自1938年4月4日到1944年4月,日寇侵犯驻马店6年时间里,共实施轰炸24批次,出动飞机120多架次,投弹300多枚,各县区均遭受不同程度轰炸破坏,死伤居民2000多人,炸毁房屋1万多座。

面对穷凶极恶的日本侵略者,豫南抗日军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迅速形成统一战线,以血肉之躯筑起抵御外侮的钢铁长城,浴血奋战,前仆后继,直至把敌人赶出家园,夺取全民族抗战最后胜利。

浴血奋战·战场风云

从红军游击队、抗日军独立团到新四军四支八团

豫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由此发轫

记者 王家恒

  

中共鄂豫边省委焦竹园革命旧址。(资料图片)

  

豫南人民抗日军独立团成立地旧址。(资料图片)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号召下,全国出现空前的抗日救亡怒潮。在豫南地区这片红色热土上,中共鄂豫边省委和红军游击队坚决贯彻执行中央的正确方针、路线,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豫南的实现而斗争。

为全面了解新形势,直接得到中共中央的指示,时任中共鄂豫边区省委组织部部长的周骏鸣奉命到达延安。党中央对豫南红军游击队和豫南桐柏山区红色游击根据地十分重视。朱德总司令亲自接见了周骏鸣,听取关于鄂豫边区党和军队坚持斗争情况的汇报。随即,中共中央派胡龙奎为中央代表随周骏鸣赴鄂豫边区,加强党组织和军队的领导,打通与鄂豫皖红二十八军的联系,改变豫南红军孤军作战的局面。

1937年7月中旬,周骏鸣、胡龙奎回到豫南后,中共鄂豫边省委在泌阳碾盘沟召开省委会议,传达中央对鄂豫边区工作的指示。会议决定仝中玉任省委书记,胡龙奎任组织部部长,邓一飞任宣传部部长(8月,增补刘子厚任统战部部长)。王国华、周骏鸣分别任游击队指导员、队长,负责游击队的具体工作。

1937年10月,随着抗日武装力量的壮大,群众抗日救亡运动亦呈现新局面。10月中旬,中共鄂豫边省委和红军游击队负责人在泌阳王店召开会议,分析当时的形势和面临的任务。会议联系鄂豫边区实际,决定将红军游击队改编为“豫南人民抗日军独立团”,并将机关设在邓庄铺、焦竹园,以便加强对各地党和群众的联系与工作的指导。会后,红军游击队进行了整编。周骏鸣任独立团团长,王国华任政委兼政训处主任,冯景禹任副团长,文敏生任政训处副主任。

部队除一部分由王国华带领在确山、泌阳边境继续宣传群众、扩军和打击顽固势力外,主力由周骏鸣带领到信阳邢集,进行一般军事操练、游击战术教育和抗日理论学习。在此期间,鄂豫边区各县党组织选送了大批积极分子参军,队伍不断壮大。随着一批地方优秀青年党员充实部队,独立团在一、二、四、五连分别建立了党支部,加强了对连队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整个鄂豫边区的抗日斗争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1937年12月中旬,张明河代表鄂豫边区在武汉参加了南方8个地区的游击根据地负责人汇报会,向周恩来、叶剑英等领导汇报了鄂豫边区武装发展情况。周恩来十分关心鄂豫边区的形势,亲切接见了张明河,详细询问独立团的情况,并当众宣布:中央已有决定,大江南北的游击队统一整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江北的两部分红军编为新四军第四支队,由高敬亭任支队司令员。豫南人民抗日军独立团改编为第四支队第八团队,周骏鸣任团队长。与此同时,根据上级指示,中共鄂豫边省委改为中共鄂豫边区特委,隶属中共河南省委领导。

1938年1月13日,鄂豫边区特委和部队进驻确山竹沟之后,在竹沟举行了隆重集会,宣布了中央关于将豫南人民抗日军独立团改编为新四军第四支队第八团队的决定。周骏鸣任团长,胡龙奎任政委,朱茂绪任参谋长,王斌吾任政治部主任。改编后的第八团队一切行动直接归中共中央长江局参谋处指挥。不久,根据上级党委指示,鄂豫边区特委更名为中共豫南特委。

第八团队的改编和特委党组织领导力量的加强,使鄂豫边区革命斗争形势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局面,一批红军干部充实加强到第八团队,地方党组织和群众抗日团体迅速发展壮大,使部队建设走向了全面发展阶段,整个边区呈现一派朝气蓬勃的新景象。

策 划:郑刚 王振江 统 筹:刘华山 刘鹏

资料来源:市委党史和地方史志研究室 市委直属机关工委

责任编辑:杨姗姗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