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公务员”是个权力怪胎
摘要: □释 均 在就业压力增大、无数人争考公务员的今天,浙江省义乌市却出现部分公务员把户口迁入农村, “争当农民”的怪事。前不久,义乌市200多名拥有农村户口的公务员,被义乌市纪检委、市委组织部
□释 均
在就业压力增大、无数人争考公务员的今天,浙江省义乌市却出现部分公务员把户口迁入农村, “争当农民”的怪事。前不久,义乌市200多名拥有农村户口的公务员,被义乌市纪检委、市委组织部等部门要求从农村迁出户口、办理农转非、退出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7月13日新华网)
只听说过很多人削尖了脑袋想当公务员,没听说过公务员想当农民的。为何会出现这种职业身份“倒挂”的现象?因为有巨大利益!一纸农民“名分”,事关巨额“钱途”。按照义乌市旧村改造补偿等政策,如果本人户口在农村,旧村改造能分到108平方米的宅基地,可以盖起4层半的房子。这会有巨大收益。收益有多大?按照一名公务员的说法,至少也有“百万元”。“农民公务员”既可在机关获得相应收入与待遇,又可以在农村获得征地补偿款、参与村集体分红、享受旧村改造政策……
报道中,对于部分公务员为何热衷当农民,有人归因于户口之上依附了太多的利益,因此提出在户籍改革中将农村户口和其背后的巨大利益脱钩,才能“真正堵住漏洞”。貌似是这个道理,利益诱惑人嘛,可话又说回来,这就像你不能把一个富人遭遇抢劫的原因归结于他比较有钱一样,规避抢劫的办法显然也不能是让富豪散尽家财。
当公务员有待遇、社会地位等方面的好处,要是农民觉得公务员油水大而想弄个公务员当当,会像公务员当农民这么“便利”吗?恐怕没这么便利。可见公务员还是比农民多一些渠道和途径的,或者说是多一些能力的。这能力是什么?当然是权力——部分公务员能轻易地把户口迁到农村,是因为他们掌握了相当多的资源,完全有办法操作。同时,有的村干部默认甚至比较欢迎公务员户口“下乡”,也是看中了一些公务员手中的权力与资源。
正是因为权力具有资源调配的能力,才使公务员具备了户口“下乡”的本事。由此看来,“农民公务员”不仅是个利益怪胎,也是个权力怪胎。而要想“真正堵住漏洞”,光剥离户籍利益是不够的。利益从户籍中剥离了,某些公务员还可以凭借权力从别的地方“捞”。只要权力不受制约和监督,没有惩戒问责机制,利益依附在哪里,权力之手就会伸向哪里。
对于公务员“争当农民”这件事,义乌市委书记黄志平明确表示“决不允许与民争利的情况出现”。但是,欲要遏制“与民争利”,就不能在“利”字上打主意,而应该重点在“争”字上做文章。
“农民公务员”表面上看是“利益投机”,实际上是“权力变现”。给权力罩上牢笼,完善监督机制,才能斩断“变现”的权力链条,才能杜绝依仗权力的“争利”行为。
放弃农村户口容易,但轻易就能谋求农村户口的权力是否会轻易地从其他各种利益中“退出”呢?
责任编辑:guanli
(原标题:驻马店新闻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