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新闻 评论

百姓感受是减排效果的最好标准

2014-05-11 11:51 来源:驻马店新闻网 责任编辑:guanli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 □陶短房 据媒体报道,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在近日举行的第二届中国城市节能减排高峰论坛上透露,经初步估算,今年前三季度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同比下降3%左右,“十一五”节能目标有望如期实现,

□陶短房

 

据媒体报道,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在近日举行的第二届中国城市节能减排高峰论坛上透露,经初步估算,今年前三季度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同比下降3%左右,“十一五”节能目标有望如期实现,而减排目标已提前完成。

减排并不仅仅是一个国家承诺或一项国际义务,更是攸关环境、未来和每个中国人身体健康的大事、实事,节能、减排目标如期、提前完成,自然是一件让所有人都高兴的事。

然而高兴之余,不免要细算一下减排账。

中国的减排目标是以单位GDP能耗来计算的,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3%,固然是个让人听着很顺耳的数据。可中国GDP总量的增长率下限也是“保八”,即使按照这个保守数据计算,能耗和碳排放的绝对总量,仍然是在大幅度上升,而不是下降。这当然不是要指责什么人,但至少应注意到这个“单位值已在下降,绝对值仍在上升”的现象,并由此意识到节能减排、整治空气污染和防止地球暖化任务的艰巨性、长期性,而不至于对“如期实现”、“提前完成”过于沾沾自喜,只看见成绩,而看不见问题和局限。

有报道指出,自哥本哈根峰会以来,“低碳概念”在中国走红一时。声称要发展低碳经济、打造“低碳城市”名片的中国城市,竟多达100多家,但大多数连最基本的工作都未做扎实,没有省市级的碳排放清单,缺乏中央与地方间财政投入分配方案,甚至连城市基础碳排放量的统计和计算方法也不完整、不统一。不久前,一些地方更爆出为达到减排“硬指标”而强行拉闸限电的消息。由此可见,“如期实现”、“提前完成”的节能减排目标,其数据本身也并非没有问题和争议,更何况数据指标,并非衡量节能、减排和治理空气污染的唯一标尺。

其实减排效果好不好,节能效果大不大,完全可以多看看天色,少看看数据。

冬季是中国北方城市燃煤取暖的季节,是能耗和碳排放集中的时段。节能、减排的直接效果,理应体现为大气中悬浮颗粒、烟尘等的减少。

对于此,普通老百姓完全无需看什么数据、分析,只消看看一冬有几个蓝天的日子,看看早晚高峰(那又是一个排放大户——机动车集中上路的时段)时的天色如何,嗅一嗅马路上的气味,数一数雾天有几个,需要戴口罩的天数又有几天。节能效果如何,减排成效怎样,大家都会打出一个分数。

不仅如此,排放到大气中的碳颗粒还会弄脏建筑外墙,污染雨水和地下水。长期在高碳排放的大气环境中生活,人们的呼吸系统疾病和皮肤病发病率会上升。相对于抽象化、概念化,甚至政绩化、形象化的指标、数据,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碳排放影响是多了还是少了,是社会、公众更容易理解、更愿意相信的佐证。

减排不减排,关键看效果。这效果不是数据、指标和完成率这些纸面上的东西,而是天色、气味、市容,呼吸道系统发病率等实实在在、说得清道得明的东西。正因如此,谈减排效果,应多谈些天色,少谈些数字。

责任编辑:guanli

(原标题:驻马店新闻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