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新闻 评论

由董教授言论遭板砖所想到的

2014-05-11 12:01 来源:驻马店新闻网 责任编辑:guanli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 □熊丙奇 “当你40岁时,没有4000万元身价不要来见我,也别说是我的学生。”4月4日,北师大教授董藩发微博称,高学历者的贫穷意味着耻辱和失败。此言一出,立刻引起社会的争议。 (4月6日《天府早报

□熊丙奇

 

“当你40岁时,没有4000万元身价不要来见我,也别说是我的学生。”44,北师大教授董藩发微博称,高学历者的贫穷意味着耻辱和失败。此言一出,立刻引起社会的争议。 46《天府早报》)

在社会普遍感觉大学精神迷失,以及教师师德风尚不在的背景下,教授的言论遭遇板砖,是在意料之中的。媒体人士郭宇宽先生撰文批评,这其实折射的是当代高等教育普遍的功利病。

在笔者看来,究竟是教授的言论折射高等教育的功利,还是高等教育的功利让董教授的言论显得敏感,是一个需要辨析的问题。如果在高等教育整体并不功利,各种富有个性的导师比比皆是的情形下,教授的言论其实并没出格——他作为一个导师,完全可以有自己的人才培养标准。

健康的高等教育,是多元并丰富的,每个学校的人才培养定位不同,每个导师的个性和特色也不同,这样才有人才培养的多元与特色。不然,所有学校定位趋同、所有导师都无个性,还要那么多大学以及大学导师做什么呢?

然而,所有大学办学定位趋同,学科设置相似,都追求“高、大、全”。在这样的高等教育环境下,教师功利、学生功利,大家对董教授的言论不安,其实是对功利的不安。

董教授还在微博上辩驳,称这是为了激励学生。这样的辩驳,在当下的教育环境中,是无用的——如果董教授的个性特点就是选拔那些有创富能力的学生加以培养,这是一个不需要辩驳的问题。他应该明白,他现在不是为自己的“个性”、“励志法”辩驳,而是在为教育功利化“辩护”。这显然是他难以完成的任务。

去除大学教育功利化,才能让大学回归教育本位,也才能让大学的导师个性张扬。因此,不得不说的是,各种教育问题有自身的成因与具体表现形式,但是,大多数教育问题的源头其实只有一个,这个源头问题不解决,这些教育问题就难以理出头绪。

责任编辑:guanli

(原标题:驻马店新闻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