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垃圾短信”难在何处
摘要: 潘迪生拥有手机的用户都饱受过“垃圾短信”之害的烦心事。据悉,某通信公司日前关闭大量发送“垃圾短信”的40多家信息服务提供商,总算让大家看到了惩治“垃圾短信”的新希望。
潘迪生
拥有手机的用户都饱受过“垃圾短信”之害的烦心事。据悉,某通信公司日前关闭大量发送“垃圾短信”的40多家信息服务提供商,总算让大家看到了惩治“垃圾短信”的新希望。令人遗憾的是,这些信息服务商的名字并没有被公布,用户们至今也不知道,是谁让自己一直深受“垃圾短信”的困扰。
关闭不正当的信息服务商是完全应该,主要问题是发送诱导性“垃圾短信”,包括虚假中奖信息、互动陷阱、色情聊天等。近年来,像这样侵犯手机用户权益的“垃圾短信”越来越多。据调查,当前我国每个手机用户平均每周收到的“垃圾短信”在10条以上。“垃圾短信”中还包含大量涉嫌违法犯罪信息,像“退还车辆购置附加费、商品房契税”等诈骗短信,使不少警惕性不高的人上当受骗。手机“垃圾短信”污染使公众不胜其扰,深受其害。
通信运营商提供的是公共服务,除了追求经济利益,更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责任。因此,通信运营商对信息服务商的所作所为负有重要责任。对于一些损害群众利益、传播不良信息、危害社会的行为,不是管不了,而是要看通信运营商是否敢于对信息服务商发送“垃圾短信”等恶劣行为下决心管。
关键在于通信管理部门怎样对信息服务商的资质审核,提高准入门槛,把一些信誉低、实力差、不规范的企业排除在外。同时加强对信息服务的动态管理,加强对服务商的监督和检查。对于那些违规经营者,一经查实,要进行严厉的处罚。只有各方努力,才能真正管住“垃圾短信”的源头,才能还手机短信一个干净的天空。
责任编辑:guanli
(原标题:驻马店新闻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