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残疾人无障碍设施建设说起
摘要: 邱学忠助残扶残,是中国这个具有悠久历史文明古国的传统美德,《礼记·礼运篇》就提出了要“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天下大同”思想。这一传统美
邱学忠
助残扶残,是中国这个具有悠久历史文明古国的传统美德,《礼记·礼运篇》就提出了要“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天下大同”思想。这一传统美德,深深蕴藏于民族精神之中,虽经岁月沧桑而薪火不绝。
残疾人无障碍设施是指在城市道路上和公共建筑设施中,为方便下肢残疾者和视力残疾者的通行和生活起居需要所设计的坡道、座席、电梯、厕所、浴室等设施以及国际通用的标志牌。建造无障碍设施既体现了党和政府对残疾人的特殊关心,又是广大残疾人与普通人共享现代文明成果的重要措施,也是广大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基本生活条件,是一个现代化文明进步城市的重要标志。实际上无障碍设施不仅方便了残疾人,还方便了更多的人,如老年人、儿童、孕妇。因此可以说,它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人道主义的具体体现。从资金投入来看,建设无障碍设施并不需要追加太多的经费。如果在新建项目中采用无障碍设计,做到同步考虑一次到位,则是一种比较节约的做法。如果开始没有考虑,以后再改造就要多花一些钱。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无障碍设施将会被更多的人接受。应该从现在抓起,努力做好这项工作。
残疾人一般是指在心理、生理、人体结构上,某种组织、功能丧失或者不正常,全部或者部分丧失以正常方式从事某种活动能力的人。根据残疾部位与特征,我们可以把残疾人分为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智力残疾、肢体残疾、精神残疾等,不同类型的残疾人有不同的生理、心理特点。为此,需要用不同方法,结合具体实际情形,对症下药,区别对待。
残疾人事业的发展,是我们整个社会文明进步的一个里程碑。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辉煌成就,反映了整个社会和人们的精神面貌的深刻变化。“平等、参与、共享”不仅体现在硬件建设上,而且要体现在软环境的建设上,只有软硬兼施,才能使残疾人状况得到根本的改善,残疾人平等、参与、共享的目标才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得到完全实现。可以相信,今后我们的残疾人事业将会有更大的发展,文明进步的人道主义和扶残助残的意识必将会更加深入人心。
责任编辑:guanli
(原标题:驻马店新闻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