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官”乡用当休矣
摘要: 杨晓晖选聘优秀大学生到农村担任“村官”,本来是旨在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培养经基层实践锻炼的后备干部人才和缓解当前大学生就业压力的,然据《中国大学生村官发展报告》连续4年调查得出的数据表明
杨晓晖
选聘优秀大学生到农村担任“村官”,本来是旨在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培养经基层实践锻炼的后备干部人才和缓解当前大学生就业压力的,然据《中国大学生村官发展报告》连续4年调查得出的数据表明:现在的大学生“村官”中,有77%的大学生“村官”有被乡镇借调的经历,其中23%的人被长期借调到乡镇而不在村里工作,“村官”乡用使得“村官”徒有虚名
不知什么原因,近年来,县乡 “借调风”非常盛行,并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县里缺人就找县直单位或乡镇借,而且往往是有借无还,县直单位还好说,而乡镇由于机构改革后,人员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县里借人留下的“坑”只有乡镇自己填,鉴于待遇、薪酬等原因,懂电脑、有特长、又听话的大学生“村官”就成了一些乡镇的不二之选。有的乡镇则是领导认识上有偏差,误将大学生当“村官”视为“镀金”的一种形式,在村组工作并不重要,于是动不动就把大学生“村官”借来借去。
当前,农村急需各类高素质建设人才,大学生思维活跃、视野开阔、知识面宽、富有创造热情,不仅可为农村注入新鲜血液,有利于农村社会经济发展,而且还非常有利于大学生自身的成长,应该说,国家出台政策鼓励大学生当“村官”的初衷是非常好的,然而 “村官”乡用却让国家的政策流于形式,不但念歪了中央重视“三农”的好经,而且也是对农民和大学生“村官”的极端不负责。
大学生到农村去,是时代的呼唤,也是农民的期盼,但愿某些乡镇领导能从大局出发,从乡情出发,多为大学生“村官”的成长和农村发展着想,让大学生“村官”真正“下得去”,并让他们尽情地施展才华,真正经受基层锻炼,成为农民致富和新农村建设的“领头雁”。
但愿大学生“村官”们不再被“挪用”。
责任编辑:guanli
(原标题:驻马店新闻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