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抱怨帝”的老套故事
摘要: 胡殿文 被网民封“抱怨帝”的甘肃省窑街煤电集团有限公司原董事长李人志,随着地位升高、权力增大,就疏于律己,贪欲日生,开始走上犯罪道路,最终以受贿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一审被判处死
胡殿文
被网民封“抱怨帝”的甘肃省窑街煤电集团有限公司原董事长李人志,随着地位升高、权力增大,就疏于律己,贪欲日生,开始走上犯罪道路,最终以受贿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一审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
李人志留给人们的警示:第一,必须管好小节;第二,做到择善交友;第三,严格管好家属。像多数腐败分子的经历一样,李人志的阅历和犯罪情节毫无新意,就连警示意义也毫不新鲜。但李人志的《忏悔录》引起人们的兴趣:“我曾经有过美好向上的追求,也想做一个纯洁高尚的人,没想到如今却沦为一名罪孽深重的阶下囚。如果纪委、检察院能够定期不定期对领导干部尤其是一把手进行预防腐败、廉政警示谈话,我就可能不会犯罪……”按照这种逻辑,任何一个贪官都能为自己的腐败找到合理的理由。可见,李人志的观点荒诞不经,站不住脚,只能让人们看到贪官的无耻一面。
李人志身居高位时,不见他有大作问世,如今沦落为阶下囚,反而写出别具一格的《忏悔录》。他的《忏悔录》表面上是在忏悔,实际上却是在向纪委、检察院推卸责任,为自己辩护。试问,李人志身为厅级干部,步入为官之路由来已久,党纪国法中早就明文规定不允许官员贪污受贿,他难道没有看到?一年一度,从中央到地方的大小廉政反腐会议难道不是提醒?纪检部门查处的大大小小贪官难道不是提醒?纪委和检察院作为监督官员的部门,虽然有义务监督李人志,但是,如果没有人向他们举报,不能掌握李人志的腐败证据,要想遏制他继续腐败也是很难的。
李人志东窗事发,按理说应该认栽。他却一副怨妇的模样,怪组织,怪他人,把自己的责任推得一干二净。凭心而论,或许李人志走上腐败的不归路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但主要责任还是他自己。李人志的“埋怨”倒是提醒我们,对官员廉政行为的监督应该常规化、科学化,要以强有力的方式介入权力的运行,才能有效地防止类似案件的发生。
责任编辑:guanli
(原标题:驻马店新闻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