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药价需要开“大处方”
摘要: □白 岭 低价竞争、高价公关、消费者埋单的“食物链”模式,正蚕食着医药行业的健康发展。药价虚高不下,近日央视报道有的药品从企业出厂到医院零售价格竟然一路升至9100%。国家发改委日前已发布
□白 岭
低价竞争、高价公关、消费者埋单的“食物链”模式,正蚕食着医药行业的健康发展。
药价虚高不下,近日央视报道有的药品从企业出厂到医院零售价格竟然一路升至9100%。国家发改委日前已发布《药品出厂价格调查办法(试行)》,将对国家发改委定价范围内的药品开展出厂价格调查,掀开药价的老底。
药价虚高,埋单的是患者,然而药厂的日子也不好过,生产厂家需要委托医药公司进行招标。但是,大部分的加价被用在医院、医生、相关部门,企业在这个加价空间里所占的比例不到10%。一压再压的基药招标价格、大幅上涨的人力成本和原材料成本,使得今年多数上市制药企业的利润增幅降低50%以上。
许多卖几十元的药品,出厂价往往不超过10元。有业内人士表示,药价虚高的一个重要症结是采购环节中层层加码。有报道说,100元的抗生素中有30元被医生拿走。医生开处方提成药价早已是公开的秘密。只要医药公司、医院、医生等各个环节利益均沾的潜规则不改变,药品中标价就很难回归到合理范围。
其实,对于患者来说,药买贵了还不算是最坏的。更可怕的是药价中的提成导致许多医生的处方不是以病患的治疗需要为导向,而是以个人利益为导向,过度医疗现象严重,不仅加大了看病贵的程度,而且给患者的健康带来巨大隐患。“能吃药不打针,能打针不输液”的世界卫生组织用药原则,在中国早已被颠覆。2009年中国医疗输液104亿瓶,相当于13亿人口每人输液8瓶,远远高于国际上2.5至3.3瓶的水平。
发改委从药品出厂价开始查,就是掀药价的老底,利于招标方了解成本,也避免某些利益团体钻空子。但仅有查是不够的,还要有公开的结果,将中间利润暴露在阳光下。而这还不是最根本的,最根本的在于政府管理机构的彻底改革,治理药价虚高需要医疗部门乃至政府财政部门等“会诊”,开出“大处方”。
责任编辑:guanli
(原标题:驻马店新闻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