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新闻 评论

学生为本 师德为先

2014-05-11 12:14 来源:驻马店新闻网 责任编辑:guanli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 李丹丹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征求意见稿)、《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征求意见稿)和《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征求意见稿),就教师的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

李丹丹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征求意见稿)、《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征求意见稿)和《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征求意见稿),就教师的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提出具体要求,提出教师要以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的基本理念, 并规定中小学教师、幼儿园教师不得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教育是爱的事业,应当以尊重每一位教育对象为前提。素质教育我们喊了很多年,“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古已有之。然而,本着“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美好愿望,在教育趋功利化和升学压力的大背景下,长久受“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才”等“棍棒教育”影响的国人似乎更热衷于将教育方法简化等同于武力震慑。于是,“狼爸”、“虎妈”备受推崇,一些教育工作者也受其影响致使教育事件频频出现。红校服、绿领巾、有色作业本、测智商、火钳烫幼儿、掌掴学生……接二连三的事件在令人震惊的同时,也折射教育理念的异化和人文关怀的缺失。

    当然,我们并不否认适当的挫折教育对孩子健康成长的积极意义。但是,教育不能简单等同于惩罚,而惩罚也并不等于打骂。教育对象具有个体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决定学生认知、接受和理解能力的不同,也会有性格和兴趣爱好的差别,接受新知识自然有快慢之分,成绩也会有高低之别。对此,老师应当正视差异,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以符合学生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的正确方式教育和引导学生,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创造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让学生都能得到公正、平等的对待,最大程度发挥自己的潜能,而不是依赖简单粗暴的讽刺、挖苦和体罚来确保教学效果。

    陶行知先生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对于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而言,教书更要育人,德育和智育不可忽视其一,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应当远比取得高分数更重要。而要杜绝教育歧视和体罚事件的再次发生,除了制度上的严格规定,更期待教育工作者德行操守上的自律,让规定真正执行。

责任编辑:guanli

(原标题:驻马店新闻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