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值得庆幸的状元事件
摘要: 胡殿文先前,笔者一直以为,每一次公开招聘,第一名无疑是最可靠的最易胜出的,这一次宋江明的遭遇让我长了见识----自己头脑太简单,在社会上混了几十年还很幼稚。媒体的强力聚焦和舆论的广泛围观,让长治市公
胡殿文
先前,笔者一直以为,每一次公开招聘,第一名无疑是最可靠的最易胜出的,这一次宋江明的遭遇让我长了见识----自己头脑太简单,在社会上混了几十年还很幼稚。媒体的强力聚焦和舆论的广泛围观,让长治市公考状元宋江明的人生“柳暗花明”,其“被贫血”的冤案终获“平反昭雪”,有望被正式录用为所报考的公务员职位。过程很艰难,结果很欣慰,但也无法消弭心头的疑惑,这是一起不值得庆幸的状元事件。
腐败分子肆无忌惮。对于社会底层群体来说,公务员招考是他们向上流动的重要渠道。公平,是这一渠道畅通的首要条件。就公考而言,没有公平,就没有了一切。它有一套严格的程序,制度设计随着时间的推移也不断完善,人们对这一制度抱有希望和期待。但在宋江明事件中,我们失望地看到,为了个人私利,权力部门把无辜之人的前途命运,像面团一样随意揉捏,违法失德、不是不作为,便是乱作为,其胆子之大,手段支卑鄙龌龊,实在令人触目惊心。
更令人胆寒的是在权力威严下,申诉之路艰难而漫长。意识到体检黑幕的宋江明,在申诉维权的道路上处处碰壁——找到人社局公务员科,“工作人员同意把化验单拿出来给他看一下。但前提是:他必须承诺不拿体检报告做文章。”找到局长,局长的答复是:“你要再这样纠缠,即使体检过了,我也要让你政审不过。”拨打市监察局的电话,对方先是反问“你怎么知道这个电话的”,接着又说信息公开的事管不了……说这些话的人,有的是收了当事人好处费,自然要对宋江明冷眼相待,有的则是对平民百姓“习惯性忽略”。我们相信,权利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监督的权力的胆大妄为。
公信力丧失后难以恢复。有一天,笔者去蹭饭,饭桌上,一位高个子男士(高个男)提到自己儿子参加国考,报考某某县民政局,儿子很争气------笔试第一、面试第一,大家齐声说,这一次没问题。可“高个男”却面露难色,他说,已经找人咨询了,人社局局长不给面见,谁知道体检和政审两关怎么样呢?我要求的是只是公平而已。看来不信任感是根深蒂固的,而社会一旦失去公信力,就会人人自危,产生治理危机,导致社会无序混乱、治理成本大幅增加。相对于经济发展成就、社会财富积累等“有形资产”,公信力属于“无形资产”,它的聚集靠点滴积攒,才能建设期诚信的大厦。而“无形资产”的流失,却要容易得多、迅速得多,而恢复起来要慢得多。
“媒治”的幸运与不幸。宋江明走的是“媒治”的老路子:通过媒体关注引起更高层领导的重视,从而实行正义的回归。幸亏宋江明没有“认命”,幸亏还有媒体的穷追猛打,否则,这一起瞒天过海、欺骗制度的冤案,将被永远隐藏在见不得人的黑幕之下。宋江明血红蛋白“冤案”的平反,无疑让我们再次见证了“媒治”时代舆论监督的威力。宋江明无疑是幸运的,然而,有多少参加公考的草根子弟,能够像宋江明那样不被人为地“沉没”?又有多少弱势达标者因为没能刺激舆论的眼球而“被不合格”地给刷掉了?
权力通吃的冲动,让弱势群体的发展通道越发狭窄,但媒体的资源毕竟有限,不可能事事时时都让媒体过筛,并作出评判或监督矫正。维护社会的公平、公正和正义,特别是说到底还得靠制度健全、程序透明、监管约束、问责给力和权力的谦抑。为了不让宋江明式悲剧的重演,我们也应该回顾一下,正义是怎样失去的?解剖 宋江明事件,我们应该有更多的启迪。
责任编辑:guanli
(原标题:驻马店新闻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