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新闻 评论

“红牛是否违规”期待权威说法

2014-05-11 12:16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guanli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 新华社记者 李代祥 国内能量饮料行业巨头红牛身陷“违规使用添加剂”漩涡,一些地方的超市已经开始主动下架。面对公众和媒体的质疑,红牛公司却声称其产品“安全稳定”。一种食品是

新华社记者 李代祥

       国内能量饮料行业巨头红牛身陷“违规使用添加剂”漩涡,一些地方的超市已经开始主动下架。面对公众和媒体的质疑,红牛公司却声称其产品“安全稳定”。一种食品是否真的安全稳定,当然不能由企业自己说了算,需要有关方面及时出面调查,早日给公众令人信服的说法。

      此次事件所造成的社会影响不容小视。作为进入中国已经十多年的功能饮料,红牛的使用人群相当广泛,一大批“80后”、“90后”都是喝着这些饮料长大的。如此庞大的人群,实在是“伤不起”。对于媒体质疑的红牛是否在报批成分之外新增成分,以及媒体所称的新增成分苯甲酸钠与咖啡因是否会生成临床上用于治疗中枢神经抑制以及麻醉药引起的呼吸衰竭和循环衰竭等症的安钠咖,公众急切需要权威解释。

      红牛饮料此次事件其实让人们想到了食品饮料行业的一些“潜规则”。报批是一种情况,日常生产当中却是另一番情景,报批沦为糊弄主管部门和公众的一种手段。近些年来,“苏丹红”、“地沟油”、“瘦肉精”、“毒大米”、“染色馒头”等事件频出,无不照出不法企业和商贩唯利是图、置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于不顾而肆意违法添加的本质。

      违法违规的猖獗也从一个侧面显出监管的相对乏力。企业在日常生产中违法违规,却难以得到有效的监管和及时的查处,当相关企业的行径最终被揭开而暴露到公众面前时,常常已经是违法违规多年,从而酿成影响深远的公共安全事件。

     从某种角度说,健康是最大的财富,这种理念越来越被公众广泛接受。而近年食品安全风波不断,令公众脆弱而敏感的神经时时紧绷。对于每一起涉及食品安全的事件,只有及时调查公布真相,才能减轻公众焦虑,重树相关部门的权威,还公众重建食品安全的信心。

责任编辑:guanli

(原标题:新华社)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