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新闻 评论

领导要到基层“看群众脸色”不要只看“富脸”

2014-05-11 12:17 来源:人民网 责任编辑:guanli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  “看人脸色”的名声历来不好。因为它与“仰人鼻息”一样,具有“缺少独立人格,依赖他人”的贬义,所以,自古以来国人就对它嗤之以鼻、心存厌恶。  其实,在生活中,在人与

 “看人脸色”的名声历来不好。因为它与“仰人鼻息”一样,具有“缺少独立人格,依赖他人”的贬义,所以,自古以来国人就对它嗤之以鼻、心存厌恶。

  其实,在生活中,在人与人的交往中,看人脸色是不可避免的,许多时候甚至是非常必要的。因为,人的脸色,即面部表情,具有很多特有的功能,“看脸色”能“看”出许多从别的器官所看不到的“情况”。比方说吧,脸色是心理活动的“窗口”,通过脸色,可以分析判断出一个人是善还是恶、是喜还是悲、是乐还是苦;脸色是一种信号,向人们传递着身份和地位的某种变化,如鲁迅先生所说的“一阔脸就变”;脸色是人体机能的“显示器”,高明的医生望面而知病,就像扁鹊通过望诊给蔡桓公看病那样,看脸色即可知病在浅表还是在病在血脉,抑或是病入膏肓。诸如此类,可见“看脸色”之重要。

  人的面部表情是最为丰富多彩的。在我所见过的脸色中,觉得最受看的脸是孩子们天真无邪、无忧无虑的脸;最让我难忘的,是三年“自然灾害”期间人们那菜色浓重的脸;最留恋的,是逢年过节时人们那欢快喜庆的脸;最让我憎恶的,是“有关部门”公务人员那麻木不仁、无关痛痒的脸……这种憎恶,绝不是我个人的感受。这些年来,老百姓对某些“有关部门”“脸难看”微词最多、反感最烈。老百姓到机关办事,最不愿意看那无论说什么都无动于衷的“机关脸”,因为,办事无望、难题无解、要求被拒,都写在那张脸上。一句“脸难看”,把机关与百姓的距离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难道,这些机关工作人员就不看脸色吗?看的。不过,他们看的不是群众的脸色,而目不转睛、紧紧盯着的,是上司、领导的脸色。因为,上司和领导的脸色关乎他们的前途命运。为了保住现有的职位,为了能够顺利地提拔升迁,在仰头“看脸色”与低头“看脸色”之间,他们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前者。

  这是一个错误的选择!

  邓小平曾说,要坚持用人民答应不答应,人民高兴不高兴作为评价党和政府决策的水平。怎么能看得出人民“高兴不高兴”?要我说,最简便易行又把握牢靠的途径就是看脸。所以说,人民的脸色是不是好看,是检验改革开放、科学发展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老百姓的笑脸是对形势最直接的肯定,也是对执政者最满意的认可。只要有这张笑脸在,其余一切都不在话下。

  之所以要看人民的脸色行事,是因为今日的执政者秉持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邓小平语),既是个人衷肠自述,也代表着执政者的誓言。作为执政者,焉能不时刻关注衣食父母——百姓的面部表情,并时时事事处处看他们的脸色办事?

  之所以要看人民的脸色行事,是因为百姓的脸色确实是国家治政得失的“晴雨表”。“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 你的政策是否正确、方略是否对头、措施是否对路,老百姓看得最清楚。千万不要以为“官重民轻”、“我聪民愚”。人民群众才是真正的英雄、历史的真正主宰。不看群众的脸色办事,而是看领导的脸色办事,无异于舍本逐末、缘木求鱼。

  再说了,领导者也是要看群众的脸色行事的。看人民的脸色,到哪里去看?当然要到群众中去,到基层去,到偏僻艰苦的地方去。与群众贴得越近,那脸色才越看得真切、明晰。如果只是沿着指定路线走,“坐在车里转,隔着玻璃看”,只能是雾里看花,根本不是在看脸;如果是到高档酒店、夜总会、高尔夫球场,当然也能看到一张张“阔脸”、“富脸”、“暴发的脸”,但,那是百姓的脸吗?那样的脸看多了、看勤了、看亲了,会把群众的脸看轻了、看淡了、忘光了。倘若再将“阔脸”、“富脸”、“暴发之脸”误读为百姓之脸,作为行政的依据,那麻烦就更大了。

  谁都不会否认改革开放、科学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同时,谁也不能掩盖现实存在的民生问题。“解民之忧,释我之愧”,是各级干部的当务之急。到民间去,好好看看群众的脸色——失去土地的农民那忧愁的脸,因常年贫病交加而无望的脸,因住宅拆迁或宅基地划分不公却求诉无门而悲愤的脸,长期靠低保和亲友接济勉强度日的凄苦的脸……从这些脸上找出政失之处,以便有的放矢地修正之、改进之。

  相信,只要真的看群众的脸色行事,那些忧愁的脸、无望的脸、愤怒的脸、哀怨的脸会逐渐减少乃至消失,取而代之的,会是一张张欣喜的脸、欢快的脸、无忧无虑的脸、兴高采烈的脸。当此时,行政者既无须忧,也不必愧了。

  当然,这需要一个前提,那就是:以群众的脸色作为评判干部优劣的唯一标准。

责任编辑:guanli

(原标题:人民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