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胶囊包不住火
发送短信 zmd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 □王石川 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曝光河北一些企业用生石灰处理皮革废料熬制的工业明胶,流向药企。9家药厂的13个批次药品所用胶囊重金属铬含量超标,超标90多倍。“哪天你扔了双破皮鞋,转眼就可能进了你的
□王石川
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曝光河北一些企业用生石灰处理皮革废料熬制的工业明胶,流向药企。9家药厂的13个批次药品所用胶囊重金属铬含量超标,超标90多倍。
“哪天你扔了双破皮鞋,转眼就可能进了你的肚子里”。以前,这还是一句带有调侃意味的冷幽默,如今却能在现实中找到例证。药品安全,人命关天,铬含量超标90多倍的胶囊药品,是救命药还是害人的毒药?
胶囊药品铬含量超标,暴露出相关制度的全面“失守”。比如,按照《食用明胶》行业标准,食用明胶应当把动物的皮、骨等作为原料,严禁使用制革厂鞣制后的任何工业废料。《中国药典》规定,药用胶囊以及使用的明胶原料,重金属铬的含量均不得超过2mg/kg。制药企业采购空心药用胶囊须质量检验,更是制度的刚性规定。
然而,这一系列的硬性规定,却成了软绵绵的制度空壳——明胶厂明知工业明胶被胶囊厂买去加工药用胶囊,却给钱就卖;胶囊厂明知使用的原料是工业明胶,却为了降低成本,大肆使用违禁原料加工药用胶囊;制药企业也未尽到对药品原料的把关责任,使这些胶囊一路绿灯流入药厂。
不少知名药企也采购了用工业明胶加工的胶囊,这越发值得追问。如果连知名药企都操守不保,遑论一般药企,公众用药安全谈何保证?
制度的废弛,显然与监管的松弛有关。问题胶囊大行其道,应归咎于无良企业见利忘义、泯灭职业操守,监管部门难脱不作为之嫌,这些乱象不该由媒体曝光,应该由监管部门查处。
值得提及的是,15日下午3时,当警方赶到河北一家生产工业明胶的基地时,该工厂的厂房车间突然莫名起火。早不起火晚不起火,被查处时突然起火,太诡异!是自然起火还是销毁证据,是否有人通风报信?真相需要水落石出。
小小的胶囊,涉及药品质量,关系到患者健康,还关乎制度尊严。如今,它却装满了秘密,成了看不见的制度黑洞,有企业的无良、有监管的无力,还有患者的无奈。何其悲哉!
责任编辑:guanli
(原标题:驻马店新闻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