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新闻 评论

做好事的标准

2014-05-11 12:20 来源:驻马店新闻网 责任编辑:guanli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 王东红 和朋友聊天,朋友说,学生甲进班把自己的桌子擦净后,又帮着擦邻桌,然后把全班同学的桌子都擦了个遍;而学生乙进班只把自己坐的那半面桌子擦净。两人的行为哪个好哪个不好? 我的看法

王东红

       和朋友聊天,朋友说,学生甲进班把自己的桌子擦净后,又帮着擦邻桌,然后把全班同学的桌子都擦了个遍;而学生乙进班只把自己坐的那半面桌子擦净。两人的行为哪个好哪个不好?   

       我的看法明确:当然学生乙的行为对。

       学生甲看似行为无私,却有一个致命的缺陷,那就是没经过当事人的同意。

       朋友侧耳,我继续:其实我们一直欠缺“私权”意识,你不经过我的允许,自以为是地动我的东西,就是对我“私权”的侵犯、人格尊严的疏忽。

       做好事的标准首先是当事人明确地表达了请求帮助的愿望。当然,也有不用表达求助的情况,那就是事情、事物需要帮助的状态一目了然时。比如,一人身有残疾无力做某件事,或身陷无助之险境,而你此时不用他明确请求就可伸手相助。这是因为,他的残疾、他的无助险境就是一种明确请求帮助的“要约邀请”。

       “要约邀请”是一个法律上的术语,构成合同的前题。

       其实,生活中处处是各种形式的合同。婚姻是合同,买卖是合同,甚至连口头允诺也是一种合同。只要是发出了“要约邀请”,你表示感兴趣,用口头或文字回复了要约,合同即宣告成立。

       但所有的合同形式前提都是要经过当事人的同意。在一个法制社会,当事人的同意起决定意义。如果你硬是不经当事人的同意实施的好意行为,切记,那在民法上是无因管理,不属于是否做好事的道德评判范围,而是一种法律事实,是“债”的发生根据之一,会产生无因管理之债。

责任编辑:guanli

(原标题:驻马店新闻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