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装何时能“干净”
摘要: 孙西军广州市工商局27日公布今年二季度全市流通领域儿童及婴幼儿服装商品抽样检测结果:100种抽样商品,合格商品有63种,不合格的有37种。甲醛超标、pH值超标、商品色牢度不符合标准、商品纤维成分含量与标称含
孙西军
广州市工商局27日公布今年二季度全市流通领域儿童及婴幼儿服装商品抽样检测结果:100种抽样商品,合格商品有63种,不合格的有37种。甲醛超标、pH值超标、商品色牢度不符合标准、商品纤维成分含量与标称含量不符等成为主要问题(5月28日《南方日报》)。
这是一个没有新意的新闻,这样的质检报告每年的儿童节到来之前广州有关部门都会发布,所以关注度已越来越低。上网随便搜一下,我找到了最近几年关于童装检验的新闻纪录:广州市工商局委托检测机构对广州市行政区域内流通领域的儿童及婴幼儿服装商品进行了抽样检测。结果显示,合格商品共51组,不合格的共29组,合格率为63.8%(《羊城晚报》2011年5月27日);广州市质监局发布今年一季度重点对防控流感相关产品、儿童玩具等24类产品(不包括食品)质量监督抽查结果,结果显示,总体批次合格率为78.1%,而其中童装合格率则不足七成(《南方日报》2010年5月27日);广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昨日公布的抽检结果显示,童装的合格率只有45.5%(《新京报》2009年5月26日)……看看,都是应节式的例行报告。更值得一提的是,为什么每年都会有这么多的童装有问题?莫非这些数据只是发布给儿童和家长们看的?整肃问题童装、改善数据质量,这些工作究竟有没有人做?
此时笔者突然想起罗大佑的歌曲《童年》中的两句词儿:“总是要等到睡觉前才知道功课只做了一点点;总是要等到考试以后才知道该念的书还没有念。”在儿童节到来之际,莫非有关部门也像童年的孩子一样,总是要在过节时,才高调发布检验报告迎接节日到来?而我们的孩子和家长,总是要等到过节时,才知道市场上有的童装不合格?
当然,要说有关部门没有加强监管,也许不够客观。我的看法是,监管的方法与力度存在着一定问题。在童装制造这个行业,尤其需要推行准入制。很多服装厂租个民房,买台缝纫机,雇几个工人就可以开展工作了。行业门槛太低,难免鱼龙混杂,给监管也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因此,抬高开设童装制造的准入门槛、制定更严格的质量标准是必须的,与此齐头并进的,还必须包括提高厂商们违法与违规的成本。
监管的效率,并不在于职能部门不停地去执法,更不在于每年例行公事地发布应节式质量报告,而应当在于科学的制度设计。无论职能部门多么辛苦,只要自己管辖的领域内问题不断,就不能算作称职。整肃问题童装,该拿出行之有效的方法了,期待明年的儿童节到来之际,我们能看到一份干净的数据。
责任编辑:guanli
(原标题:驻马店新闻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