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开“桃路” 大发“桃财”
摘要: □晚报记者 滑清泉 实习生 郑云华本报讯 “这4亩多桃子眼下已收入了5000多元,今年靠这一项弄个万把块钱没啥问题!”摘桃、拣桃、装箱……驿城区胡庙乡龙泉村村民牛红纪一家干劲十足,桃子丰收令他
□晚报记者 滑清泉 实习生 郑云华
本报讯 “这4亩多桃子眼下已收入了5000多元,今年靠这一项弄个万把块钱没啥问题!”摘桃、拣桃、装箱……驿城区胡庙乡龙泉村村民牛红纪一家干劲十足,桃子丰收令他们无比喜悦。
白龙泉的桃子熟了!像牛红纪一家人一样,龙泉村全村人迎来了如同“三夏”一样的大忙季节。“能不忙嘛,桃子是季节性果品,村里又无特别的贮藏方式,只有每日不断地采摘熟桃,迅速投放市场,才能确保‘桃财’稳入腰包。”6月27日,走进龙泉村,闻着沁人心脾的桃香,记者与该村年逾六旬、亲历龙泉人桃业发展史的朱廷芳老人攀谈起来。
据他介绍,龙泉人种桃已有20多年历史,真正跨步发展也就十多年光景。前几年一到桃子成熟的季节,便有大批客商来到村里收购桃子。“那时,一户卖出的桃子就可装满一车,一天下来有的能收入七八千元呢!”谈起种桃给村民带来的丰厚回报,朱廷芳老人兴致高昂。他说,有的村民还当起了买卖桃子的经纪人,帮助前来收购的客商组织货源。“就这样,他们一季下来就能收入一二万元!”
种桃让龙泉人走上了发家致富的道路,但龙泉人并没有就此满足,他们正在酝酿着大发展之路。“前几天,乡、村两级组织村民召开大会,着手谋划扩大种植面积、更换新品种事宜,以引导村民走上科学种桃之路。”龙泉村一位干部说,尽管目前龙泉桃子已小有名气,但要把其形成品牌,做大做强,尚需进一步引导,龙泉村将以市场为导向,科学规范种植,走品牌发展之路。
责任编辑:lidong
(原标题:天中晚报)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