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卫计·健康 医界快讯

网络诊疗属于非法行医

2014-05-12 11:00 来源:驻马店网 责任编辑:lidong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 很多人在身体出现不适时,在网上搜索信息或通过网上在线的“医生”来判断病情。市卫生局卫生监督科负责人明确表示——网络诊疗属于非法行医记者 黄育南常常看到包括身边的朋友、同事在内的

很多人在身体出现不适时,在网上搜索信息或通过网上在线的“医生”来判断病情。市卫生局卫生监督科负责人明确表示——

网络诊疗属于非法行医

记者 黄育南

常常看到包括身边的朋友、同事在内的很多人,在身体出现不适时,不是去医院,而是在网上搜索信息或通过网上在线的“医生”来判断病情。“有病问网络”已经成为很多人的选择。但一些专家表示,网上看病非常不靠谱。与去医院问诊相比,网上看病固然便利,但却充满风险。市卫生局卫生监督科负责人明确表示,网络诊疗属于非法行医,需要加大监管力度。

市卫生局卫生监督科科长徐铁锢对记者表示,20096月,原卫生部制定印发了《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明确规定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不得从事网上诊断和治疗活动”。如果违反有关规定,将依法进行相应的处罚。根据《关于审理非法行医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医师利用网站、微博等互联网手段对病人实施诊断、开处方等医疗活动属于“个人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开办医疗机构的非法行医行为”。无论提供方是否取得医师资格,只要出具疾病诊断和治疗方案的,均属于非法行医行为,将按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和《执业医师法》进行相应处罚。

网上看病,顾名思义就是患者通过网络平台实现与医生的在线即时交流或者留言交流,达到对自身病情的初步判断的效果。记者了解到,一般的网上看病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医疗平台咨询。由医院或医药企业建立的独立医疗平台,如医院网站和“好大夫”等医疗平台,针对患者的提问进行解答。二是网友互助。通过网络互助问答平台如百度知道等,网友间进行病情讨论与互助。三是微博问诊。通过微博平台与医生进行点对点的交流。

网上看病,医生看不见患者,不可能“望闻问切”,仅凭患者描述症状,这种诊断根本不靠谱,但就是有相当一部分人愿意上网求医。当问到为何选择网上看病时,家住中华大道西段的刘女士表示,去医院看病要排队、挂号,花钱多不说,还很麻烦,网上看病不用排队挂号,只需要输入自己的症状,就有医生或者网友在线回答,省时省力又省钱。为此,记者就此专门体验了一番:以“如何治疗坐骨神经疼”为关键词在百度搜索,前几页的显示结果多为民营医院和一些企业在线医疗平台。随便打开一家标题为“如何治疗坐骨神经疼”的链接,就进入了一家民营医院网站,“专家随时在线、随时咨询”的对话框跳出,点开之后,一位自称是郑州某医院的大夫热情与记者交谈之后,极力建议记者去该医院就诊,并称“微创手术放心安全”。我们知道,到医院里看病,医生会详细地询问病情,还通过查看核磁共振拍下的片子观察病情,然后才根据病情制订治疗方案。而网上这位“医生”只是一味地介绍微创手术的好处和该医院的优惠政策,显然是在为医院进行宣传。

市区一家社区卫生服务站的负责人告诉记者,网上看病的确有很多优点如便捷便宜、选择多等,但网上医师的诊断和治疗意见仅供参考,并不能替代实际的就诊。很多疾病发病机理和形成原因各不相同,无论中医还是西医,都需要望、闻、问、切,医生必须通过与患者面对面的交流和检查,才能对病情作出诊断,有时还要借助B超等其他辅助手段,才能基本确诊。

网上是谁在给你看病?如何通过网络看病?出了医疗事故谁来负责……记者就种种疑问咨询了律师,律师表示,网上看病风险较大,提供问诊的人是否有行医资格不好确定,同时,患者不方便留存就诊证据,一旦权益受到侵害,维权很难,网上看病要谨慎。

市卫生局卫生监督科科长徐铁锢称,医疗服务具有特殊性,即未经医师亲自诊查患者,不能保证诊断结果的准确性,也不能保证患者的安全。但《办法》在执行过程中,卫生行政部门进行监管存在一定难度。一方面,网络诊疗乱象目前主要集中在非医疗机构、非医务人员利用网络平台开展非法诊疗服务,这些单位、个人不是卫生行政部门管理相对人,且卫生行政部门缺乏处罚手段。另一方面,对网络诊疗服务行为进行监管专业性较强,需要有信息管理部门的支持和协助,而卫生行政部门缺乏管理权限和专业技术支撑。

如何对网络诊疗进行规范呢?徐铁锢表示,今后将继续贯彻落实《办法》,并将要求各级地方卫生行政部门协调有关部门加大监管力度。对于违反有关规定开展网络诊断、治疗的相关网站、微博平台等,将联合工信、工商和公安等有关执法部门及时处理,并予以相应的处罚,对典型案例予以曝光,起到警示和震慑作用。

 

网络行医需严加监管

梁灵芝

像网上购物、网上聊天一样,网上求医问药也为很多网民所喜爱。然而,网上问诊在方便患者、提供健康教育知识的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

因为大医院“看病贵、看病难”,网上求医、网上自诊有很大的市场。医院建立自己的网站,选择相当资质的医生参与咨询服务,提供不加任何倾向性的问诊,这是应予鼓励和支持的一种先进的医疗手段。远程医疗就是通过网络通讯的方式进行诊断的。

然而医疗网站鱼龙混杂,一些网站提供的信息咨询活动,美其名曰专家坐诊,实际上是一些并无资质的非专业人士网罗患者前去就诊的伎俩,是医院包装得以假乱真的广告性医疗宣传而已。

对网络行医,“严格监管”和“科学引导”不可或缺。一方面,要把好网络医生资质认证关,对注册医生的执业资格信息、专业、学历、坐诊时间等做好确认和更新工作,并设定合理的准入门槛,保证网上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另一方面,应当对网络环境加以净化,对虚拟环境中海量的医学信息进行甄别和管理,严厉打击不良网站,认定、公开一批合法、专业的网站,使患者能够获得可靠、专业的帮助。

在目前互联网还不太规范的情况下,监管部门一时很难对所有医院网站实行全面监管。眼下,网上求诊者还需提高甄别能力,在网上寻医问诊时多一些警惕,学会辨别真假信息。需知:尽信网则不如无网。

责任编辑:lidong

(原标题:驻马店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