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赶超发展信心 加快县域经济发展
摘要: □ 王俊林 加快发展县域经济是驻马店市第三次党代会提出的重要任务,也是全市经济发展“十项重点工作”之一,是赶超全省平均水平的关键。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对于把握“持续求进”的总基
□ 王俊林
加快发展县域经济是驻马店市第三次党代会提出的重要任务,也是全市经济发展“十项重点工作”之一,是赶超全省平均水平的关键。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对于把握“持续求进”的总基调、实现赶上或超过全省平均水平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一、清醒认识我市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
近年来,我市县域经济发展虽然增速较快,但经济总量较小、人均水平较低的现实没有根本改变,总体水平在全省县域经济排名中处于相对落后位次。从县域经济县均总量看,2010年,我市县均主要经济指标都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生产总值、限额以上工业增加值、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均居全省落后位次,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居全省倒数第四位、第五位和第三位。在黄淮四市中,我市除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略高于信阳、农民人均纯收入略高于周口和商丘外,其余经济指标均处于倒数位次。从县域经济人均指标看,2010年,我市除居民储蓄存款总额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外,其余主要经济指标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在黄淮四市中,我市县域人均经济指标处于中下游位次,除人均居民储蓄存款总额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居黄淮四市第二位外,其余主要经济指标均居黄淮四市第三位。从县域经济产业结构看,我市县域经济产业结构还不够优化,第一产业比重较大,第二产业比重较小。2010年,我市县域经济第一产业比重高于全省12.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和第三产业比重分别低于全省12.2个百分点。
二、全面把握我市县域经济发展的特点
我市县域经济发展呈现“一大一小”、“两高两低”的特点。
县域经济比重大。县域面积和人口分别占全市的94.8%和93%。2010年,全市县域GDP、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城镇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分别占全市的83.1%、55.6%、75.6 %和72%。县域经济是我市经济发展的主体,也是我市经济发展的重点和难点。
县域经济总量小。我市县域经济绝大多数经济指标只占全省平均水平的一半左右,生产总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城镇固定资产投资、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分别占全省平均水平的66%、55%、47%和47%。
县域经济发展增速较高。近几年,我市县域经济发展速度一直高于全省县均发展速度。2007年~2010年,我市县域经济生产总值、财政一般预算收入、限额以上工业增加值、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居民储蓄存款总额的增速分别高于全省平均增速1.9个百分点、4.5个百分点、8.8个百分点、3.3个百分点、3.4个百分点和1.3个百分点,也高于黄淮四市平均增速。
县域居民储蓄率较高。从县均储蓄总量看,2010年,我市县均经济主要指标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只有居民储蓄存款总额与全省县均水平基本持平。从县均储蓄增速看,2007年~2010年,我市县均居民储蓄存款年均增速18.8%,高于全省县均增速1.3个百分点。
县域经济人均水平低。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我市县域经济总量较小,低于全省县域平均水平,二是我市是人口大市,县均人口高于全省县域平均人口。
县域城镇化水平低。我市农业人口比重较大,城镇化增长速度较快,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但城镇化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2005年~2009年,我市城镇化率提高了10.83个百分点,年均增幅2.72个百分点,分别高于全省1.75个百分点、全国0.9个百分点。但是,我市2010年城镇化率仅达29.8%,分别低于全国19.9个百分点、全省9个百分点。
三、科学分析我市县域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原因
我市县域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客观因素的制约,也有主观方面的原因。
传统农区人口众多,发展基础较差。我市下辖的9县属于传统农区,经济基础差、工业底子薄、发展资源少,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驻马店设地区行署较晚,撤地设市更晚,中心城市带动能力相对较差,9县远离大城市,发展活力不足。同时,一些自然灾害和交通等因素也影响了县域经济的发展。
工业不强,龙头企业相对较少。大部分县的资源不足,除农业优势外,工业产业不够强大,尤其是缺乏大企业、大项目的支撑。我市县域工业以中小型企业居多,以原产品加工为主,产品结构单一,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低。2011年,全市上缴税收前50名的企业中,按县区分,市直29家、驿城区6家、西平4家、泌阳和遂平各3家、新蔡2家、平舆、正阳和确山各1家;按企业性质分,只有市直9家、驿城区4家和县域2家是工业企业。
拉动经济增长因素单一。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的拉动力都不强,过分依赖投资拉动,但是,固定资产投资低于全省平均水平。2010年,我市县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只占全省县域平均水平的一半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全省县域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二。
特色经济不明显,规模品牌欠缺。我市有些县虽然有特色资源,但是没有形成特色经济和特色品牌,缺少深加工企业,有些县虽然有特色产业和品牌,但发展规模、品牌知名度、市场影响力等还很有限。
思想不够解放,办法不多。从主观方面看,有些县缺乏危机意识和赶超意识,加快发展的主观能动性较差,有些县缺乏创新意识和敢闯敢试的精神,虽然主观上想加快发展,但视野不够开阔,思路不宽,手段不多,方法不活。
四、务实重干,实现县域经济赶超发展
要增强赶超信心,加快发展速度。市委书记马正跃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上明确要求,今年要把握“持续求进”的总基调,按照“三个一”的工作思路,保持驻马店科学发展、务实发展、赶超发展的意识、思路、举措,促进全市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全市上下要立足一个大局——中原经济区建设,抓好一个载体——经济发展十项重点工作,努力实现一个目标——赶上或超过全省平均水平。我们要增强赶超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经济发展“十项重点工作”的强力推进、当前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好的趋势、态势、气势,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保证。我们要紧紧抓住产业梯度转移、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中原经济区建设等重大机遇,加快经济发展速度,逐步缩小与全省平均水平的差距,努力实现赶上或超过全省平均水平的目标。
要狠抓招商引资,大力发展工业。在发展壮大县域经济过程中,要突出抓工业这一重点,抓好项目建设,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积极承接产业转移。要狠抓大项目建设,尤其要抓好工业项目建设,要千方百计引进一两个带动性强、产业链长、关联度高的大项目,形成产业集群,增强项目的辐射带动能力。
要发挥比较优势,发展特色经济。要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发挥县域比较优势,着力培育具有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竞争力强的主导产业,形成一定规模,打造知名品牌。
要严格考评奖惩机制,务实重干。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关键要抢抓机遇、务实重干、奋力追赶。市委、市政府把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作为全市经济发展“十项重点工作”之一,摆上重要位置,并且出台了考评奖惩办法。我们要严格考评奖惩机制,把考评结果作为对领导干部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通过奖惩树立导向,加压驱动,激发动力,有力促进全市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作者系市委政研室副主任)
责任编辑:guanli
(原标题:驻马店新闻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