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新闻 论文

为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营造氛围

2014-05-23 09:28 来源:驻马店新闻网 责任编辑:guanli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 王文英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深深体会到:要想使学生创造能力得到良好的培养,就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成长氛围。第一,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广阔空间的校园文化如同平庸蕴涵于标准化之中一样,创造性蕴涵于个性之

王文英

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深深体会到:要想使学生创造能力得到良好的培养,就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成长氛围。

第一,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广阔空间的校园文化

如同平庸蕴涵于标准化之中一样,创造性蕴涵于个性之中,个性的发展离不开他所生活的环境,个性是在与他的生活环境相互刺激的过程中形成的。环境如果不断刺激一个人做出主动地、独特地反应,为他提供个性发展的机会,他的个性自然就会得到较为充分的发展。反之,如果环境总是对个体富有个性的、独创性的表现做出否定的反应,一个人的个性自然就会收敛,甚至被剪灭。要创造一个整洁的校园环境、标准的行为规范、一致的体操动作、统一的穿着服装并不难,难的是整洁当中有变化,标准当中有自由,一致当中有特色,统一当中有个性。一个好的校园环境应该是鼓励学生标新立异、有利于学生自由表现的宽松的文化氛围。

第二,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影响学生成长非常重要的因素,也是与创造能力的培养息息相关的问题。传统教育的师生关系是一种不平等的人格关系,教师不仅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和学生成绩的评定者,而且是真理的化身和绝对的权威。在教学中,教师是主动者,是支配者,而学生是被动者,是服从者。教师、学生、家长乃至全社会都有一种潜意识:学生应该服老师,听话的学生才是好学生;教师应该管住学生,不能管住学生的教师不是好教师。师生之间不能在平等的水平上交流意见,甚至不能在平等的水平上探讨科学知识。在这样的师生关系下,不要说学生的创新能力不可能得到良好的发展,甚至正常的人格也难以得到健康发展。这种传统的师生关系在中国有很长的历史。自古以来我们把天、地、君、亲、师并列。我们知道,君臣关系、父子关系是中国历史上的基本伦理关系,是中国等级制度的基本框架;把教师与君、亲并列,学生自然也就处在臣、子的位置上。师生关系也就成了君臣、父子关系在学校中的推演。为了维护这种等级关系,必然要强调教师的绝对权威和威严,所以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史记》中就强调:“师严乃道尊。”这种定位进一步强化了教师的正确性和支配性,强化了学生的接受性和服从性。在这样的教师关系下,创新能力是不可能有重要地位的。

要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极大地改善师生关系,充分尊重学生的思想(意见)、情感(体验)、意志(欲望)和行为方式,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表现自己、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第三,教师要多些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营造课堂氛围

在课堂上,教师应当恰如其分地使用表扬、鼓励和推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幽默风趣性的语言,来鼓舞、推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比如,在说1/2这个分数的意义时,教师可问学生“这个分数表示什么意思,谁会?”当学生纷纷举手时,说:“那就试试,还要看谁能用身边的例子作为事例,说得最生动。”当学生列举生活中的很多例子时,立即肯定:“你们真能干,找出这么多种不同的说法。”教师可以举出学生没有想到的例子,如:我们全班作为一个整体,1/2可以代表哪些同学?进而进行集体主义教育,每个人都是班级中的一分子,只有全班同学齐心协力,才能把班级建设得更好。教师对于经常回答问题出色却一时没说对的学生,可以选择体态语言,期待性地直视他:“是这样吗?”或“再想想”。既否定了其回答又不伤其自尊心。对于差一些的孩子,只要有勇气举手,即使回答错了,仍要表扬:“你能站起来说,教师和同学们已经很高兴了,慢慢来。”另外,对回答出人意料的学生,教师还要大加赞赏。如此一来课堂气氛非常愉悦,学生心情很放松,保证了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课堂上用美的语言对学生进行熏陶,是对学生的信任,对促进学生展示自己的能量有神奇的功能,更能有效地促进课堂气氛的融洽。

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是这样的教师:能够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使学生形成探求创新的心理愿望和性格特征;形成一种以创新的精神吸取知识、运用知识的性格,且帮助学生能够创造性地应对环境的变化。(作者单位:西平县二郎小学)

责任编辑:guanli

(原标题:驻马店新闻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