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身到心到情到的新闻工作者
摘要: 新华社记者 李仁虎 于 力 处在改革开放攻坚时期和社会矛盾凸显期,新闻工作者迫切需要解决“我是谁、依靠谁、为了谁”的问题。丹东广播电视台记者刘彤的事迹证明,新闻工作者只有坚持深入群众
新华社记者 李仁虎 于 力
处在改革开放攻坚时期和社会矛盾凸显期,新闻工作者迫切需要解决“我是谁、依靠谁、为了谁”的问题。丹东广播电视台记者刘彤的事迹证明,新闻工作者只有坚持深入群众,带着深厚感情传递群众声音,才能做出无愧于时代的业绩。
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观,坚持人民是真正英雄的唯物主义历史观,坚持服务大局、服务人民、尊重事实的职业观,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服务人民群众,新闻工作才拥有源头活水、不竭动力。
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使新闻工作条件得到改善。这当然是好事,却也可能产生一些副作用。少数新闻工作者作风开始漂浮,乘着轿车下基层,坐在办公室里听汇报,拿着材料编稿子,屁股不挨农家板凳,鞋不沾厂矿车间的尘土,偏听偏信、捕风捉影。脱离实际的报道当然不受群众欢迎,也必然没有生命力。
刘彤的事迹告诉我们,真正贴近群众的记者才是好记者。在交通和信息发达的现代社会,记者、编辑仍然需要深入到群众中去,走到田间地头、车间班组,走到偏远落后的地方,走到容易被人遗忘的地方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同人民在一起,与时代同行。
走近基层,是一名合格新闻工作者必须迈出的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要真正走进基层。和采访对象一起劳动,近距离观察他们的生活,总会有新的发现。赤着脚在庄稼地里走一走,在建筑工地扭一扭钢筋铁丝,在采煤现场沾一点煤尘,就会有新的感悟。
新闻采访做到身到、心到、情到,群众就会敞开心扉,掏出心窝子话,展示最真实的一面。这样,新闻工作者的笔下、镜头里、话筒里的新闻才是真正反映实际、丰满鲜活、有生命力的新闻。
责任编辑:guanli
(原标题:驻马店新闻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