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
摘要: □ 赵国岩 持续近半个世纪的学雷锋活动迎来了新的春天。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的意见》,对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作出具体安排。河南省委下发了《关于在河南省深入开展学雷锋活
□ 赵国岩
持续近半个世纪的学雷锋活动迎来了新的春天。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的意见》,对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作出具体安排。河南省委下发了《关于在河南省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的实施意见》,要求社会各界大力开展志愿者活动,推动窗口单位和企业学雷锋,使雷锋精神在全社会尤其是青少年中入耳入脑入心。
将一个平淡的日子确立为纪念日,在中国近现代普通人物中,只有雷锋享此“殊荣”。雷锋用一生的实践达到了一个崇高的心灵标高,成为公众心中“20世纪中国十大文化偶像”之一,而《雷锋日记》则被誉为“影响中国人半个世纪的宣言书”。
雷锋精神多年来一直被阐释为大公无私、勇于奉献、乐于助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些美德确实应该作为每个人内心的道德操守和行为准则而被继承和弘扬。但如果只是从表面上把雷锋精神单纯地理解为助人为乐,将学习雷锋肤浅地理解为在特定的日子里做几件好事,只是对雷锋的事迹进行简单学习,就难以实现净化社会风气、提高公民道德素质的初衷,甚至会使雷锋精神的内涵被曲解。任何形式主义的学雷锋活动都与雷锋精神的真谛相背离,也都不会长久。
雷锋精神蕴涵了丰富的道德力量,这种道德力量应该成为社会公民自觉的行为准则和道德操守。雷锋精神之所以具有跨时代的感召力,就是因为这种道德力量是人类社会公认的道德趋向和价值评价标准。对这种道德力量的认同是我们开展学雷锋活动的意义所在,只有全社会成员都能够认同这种道德规范,才能真正提高全社会和全民族的道德素质。而要实现这种道德认同,需要的是长期的内化过程和切实的情感认知。如果学习雷锋仅是在特定的时间单纯体现在外在行为上的刻意造作,那么又怎能使雷锋精神真正地深入人心、使高尚的道德规范内化为每个公民心中的道德需要?雷锋精神无法容忍虚假的矫揉造作和形式主义的模仿,因为雷锋精神本身是高尚道德情操的真情流露,是充满了诚挚爱意的深情表达。
今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为雷锋精神的弘扬创造了广阔的舞台。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蕴涵着许多与雷锋精神相通的因素。首先,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个人越来越离不开群体,整个社会成为相互依存的有机整体,这在客观上有利于形成“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社会道德环境。其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生产经营者必须考虑消费者的需求,千方百计地为社会提供物美价廉的产品和优质高效的服务。再次,市场经济是一种竞争型经济,要遵循诚实守信、平等互利、合规经营的法则。这些与雷锋精神是相通的,而雷锋精神始终与时代同行的创新品质,又体现了社会发展的进步趋势与要求。
薪火相传的雷锋精神之所以生生不息,不仅因为雷锋做了好事而成为道德的楷模,更因为雷锋精神具有深刻的内涵。“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虽然时代在变化、社会在发展,但是人们内心对道德的渴望和要求从不会改变,对高尚人格的崇敬与钦佩从不会改变。从越来越多的人报名当“学雷锋志愿者”到“这是我应该做的”成为流行语,遍及各地的学雷锋活动已经把雷锋精神熔铸于时代脉搏、播洒在公众心田。
涵养良好道德风尚有赖于每个人的身体力行,需要每个人的长期坚守。当“雷锋”这个普通的名字成为一个重要的精神符号,当“学雷锋”这个群众性活动成为流行的社会风尚,我们更应当在平凡的岗位上感知道德的召唤持之以恒,坚守真挚的情操矢志不移,追求高尚的行动坚持不懈。
让雷锋精神永驻心中,让学雷锋的行动伴随我们每一天!
责任编辑:guanli
(原标题:驻马店新闻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