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科普工作 助推赶超发展
摘要: 中共驻马店市委副书记 贾英豪科普工作是一项崇高而神圣的事业,不仅能够传承科技薪火,而且能够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对于提高全民族科学素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
中共驻马店市委副书记 贾英豪
科普工作是一项崇高而神圣的事业,不仅能够传承科技薪火,而且能够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对于提高全民族科学素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颁布实施10周年,9月份我市将围绕当前“食品安全与公众健康”等社会焦点问题开展2012年度科普日活动,积极普及食品安全基本认知等科普知识,努力培育公民以科学思想观察问题、以科学态度看待问题、以科学方法处理问题的能力。全市上下要以开展科普日活动为载体,全面加强科普工作,推动人民群众综合素质不断提升,推动我市由劳动力大市向人力资源强市转变,推动驻马店科学发展、务实发展、赶超发展,为实现驻马店富民强市、加快崛起做出积极贡献。
一、认清形势,充分认识科普工作的重要意义
科普工作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器。万丈高楼,基础为要;百业兴旺,人才为先。当前我市正处于科学发展、务实发展、赶超发展的关键时期,面对承接沿海产业转移、中原经济区建设等重大机遇,要凝聚“精气神”,走好“忧中奋起”的发展之路,就必须有各类高素质人才和高技能劳动者作为支撑。我市虽然有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但这个优势只有同科学技术相结合,才能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促进经济与科技紧密结合,既需要全市科技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也需要广大人民群众增强科学意识,提高科学素质,自觉地掌握和运用科学技术。我市作为传统农业大市,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经济实力不强、总量不足、支撑经济发展的科技力量较弱、自主研发能力不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较慢等问题。要改变这种状况,加快推进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步伐,实现赶超发展,就要通过加大科普力度努力提高公民科学素质,充分发挥高素质劳动者的主观能动性,真正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向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科普工作是助推科技创新的重要引擎。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是科技进步表现的两大特征,相辅相成,并驾齐驱,是共同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动力。科技发展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生产、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科技已经成为支撑和引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大因素。不仅如此,现代科学技术的研究方法、研究目的、研究范畴、需要的研究设备和团队与传统科学技术相比,都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尤为突出的是现代科学技术工作将创新科学技术和普及科学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现代科学技术的实践充分证明,科技创新、发明创造,不仅与经济发展有密切的关系,而且与科学技术普及密不可分,科普工作已经成为助推科技创新的发动机。
科普工作是提高公民素质的重要抓手。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公民素质,科学技术的普及是一条重要途径。长期以来,由于公民对节约资源、保护生态、改善环境、安全生产、应急避险、健康生活、循环经济等方面重视不够,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知识欠缺,导致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等现象依然存在,生产生活中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公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已成为制约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在当前经济建设快速发展,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环境下,面对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需要我们大力加强科普工作,不断提高公民的科学素质和劳动技能, 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适应时代发展、社会需要的高素质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
科普工作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环节。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不仅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也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精神世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和普及程度,是衡量文明城市建设的重要标杆,也是社会精神文明程度的一种象征。广泛深入地普及科学知识,有利于培养群众的科学精神,形成尊重科学、实事求是的风尚;有利于教育人民掌握科学方法,提高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有利于增强公民的创新意识,激发群众中蕴藏的巨大智慧和创造力;也有利于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提高精神文化生活的品位和质量。
二、突出重点,努力为实现赶超发展提供智力保障
科普活动是需要千千万万群众广泛参与的宏伟事业。科学素质的提高最终只能通过人民群众自身积极主动地学习和实践才能实现。因此,我们要突出重点,提升素质,扎实深入地推进群众性的科普活动,使科学精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深深扎根于广大群众之中。
(一)着眼增强青少年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加强未成年人科普工作。以激发青少年的兴趣、培养探索创新的意识和能力为重点,组织多种形式的校内外科学探究学习和科学体验活动,为更多的城乡青少年提供参加科技活动的机会。通过广泛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大手拉小手”等形式的科普活动,增强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爱好,促使广大青少年从小尊重科学、崇尚科学,自觉探索未知世界,从而为培育创新精神、建设创新型城市提供坚实的群众基础。
(二)着眼加快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加强农村科普工作。以加强科技培训、促进科技致富为抓手,深入开展万名科技专家服务“三农”活动和“科普宣讲团”、“科普入乡村”活动,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创业示范活动”等工程,探索建立农民科学素质培训平台共享机制,采取多种措施,对农民重点开展针对性强、通俗易懂的农业科技培训工作,大力推广先进适用农业技术,努力提高农民获得科技知识和依靠科技脱贫致富、发展生产和改善生活质量的能力,促进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发展,加快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步伐。
(三)着眼增强职业技能,加强城镇劳动人口科普工作。以提高学习能力、职业技能和技术创新能力为重点,以高技能人才培训为主线,依托“阳光工程”、“雨露计划”等活动平台,充分发挥全市各级技校、职业技能培训中心等培训机构作用,重点围绕第一、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深入开展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培训,不断增强进城务工人员的职业技能水平和适应城市生活的能力,提高失业人员的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
(四)着眼构建城市软实力,加强社区居民科普工作。要强化“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以全面提高居民科学素养为中心开展科普工作的原则,依托各类社区科普场所和宣传栏,重点围绕居民需要遵守的公共规范和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养生保健、幼儿教育、心理卫生、食品药品鉴别、紧急避险救护、节能低碳等方面,扎实开展经常性的、群众喜闻乐见的“科普进社区”等科普活动,全方位提高城市居民的现代文明素质。
(五)着眼培养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加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普工作。根据新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切实把干部科学素质提升的普遍性要求与不同类别、不同层次、不同岗位干部的特殊需要结合起来,坚持以弘扬科学精神、提倡科学态度、讲究科学方法、增强科学行政能力为重点,通过举办专题讲座、报告会、培训班和领导干部大讲堂等活动,对全市各级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大力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不断调动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继续学习科学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一步增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科学素质和科学决策水平。
三、凝心聚力,积极构建社会化科普工作新格局
适应新形势,实现新作为,需要各级各部门特别是各级科协组织创新载体,拓宽领域,不断开创科普事业发展新局面。
(一)要进一步动员社会科普力量。科普工作是一项涉及面广、工作量大、持续性强的系统工程,必须完善政府主导、各部门和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全市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推动科普事业发展的重要意义,逐步建立优势互补、协作配合的科普工作机制,创新科普工作方法和手段,加强科普志愿者队伍建设,广泛开展群众性、社会性、经常性的科普活动。要注重从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入手,不断激发大家参与科普、关注科普的热情,让爱科学、讲科学、用科学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二)要进一步推动科普资源共建共享。要整合科普队伍资源,充分发挥各级各部门的人才优势,培养专职人才,挖掘兼职人才,逐步建立起一支多层次、多类别,规模宏大、素质较高的专兼职结合的科普工作队伍。整合天中科普广场、青少年活动中心、科普教育基地等综合性科普活动场所,充分发挥现有社区(街道)科普画廊、科普活动室、农村科普书屋等设施作用,广泛开展群众性科普宣传活动。整合科普创作资源,鼓励社会各方面参与科普创作,加大对优秀原创科普作品的扶持、奖励力度。整合科技传播资源,进一步加大我市各类大众媒体的科技传播力度,发挥手机、互联网、移动电视等新兴媒体的作用,增强科普宣传的覆盖面和吸引力。通过加强全社会各类科普资源的开发、整合、集成和利用,逐步实现资源共建共享,推动全市科普事业健康有序发展。
(三)要进一步突出科普服务民生。科普工作的主要对象是基层群众,脱离了群众,科普就会失去生存的基础和生命活力。因此,科普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高度关注民生科普。要紧紧围绕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热点、焦点和难点问题以及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突发事件,组织开展内容丰富、特色鲜明、影响力大、辐射面广、针对性强的科普宣传活动,实实在在为基层群众传递科技信息,传播科学知识,使科学技术的成果惠及千家万户。
科普工作不仅是提高劳动者科学素质的重要载体,还是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转化为现实产业产品的助推器,更是激发各类主体不断创新创造的原动力。全市各级各有关单位,特别是各级科协组织和广大科技工作者,要以开展全国科普日宣传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宣传教育、政策引导,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科普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大力开展群众性、经常性、社会性的综合类科普活动,切实把科普工作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努力开创科普工作的新局面,为实现驻马店赶超发展、加快崛起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guanli
(原标题:驻马店新闻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