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新闻 论文

衡量社会公平的标准和维护社会公平的意义

2014-05-23 09:32 来源:驻马店新闻网 责任编辑:guanli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 杨振宇 党的十七大提出社会公平问题,理论界研究热烈,成果丰硕。在此基础上探讨社会公平的含义和衡量社会公平的标准,具有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社会公平的科学含义 唯物史观告诉我们,社会公平

杨振宇

    党的十七大提出社会公平问题,理论界研究热烈,成果丰硕。在此基础上探讨社会公平的含义和衡量社会公平的标准,具有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社会公平的科学含义

    唯物史观告诉我们,社会公平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一种社会现象,既具有客观性,又具有历史性;既是具体的,又是相对的,不同社会、不同阶级乃至不同个人都具有不同公平观。

    社会公平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价值。马克思主义第一次把社会公平的实现建立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指明了社会公平的基本条件。

    社会公平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社会公平是人类社会的共同理想和追求,也是人类共同创造的文明成果与智慧的结晶。

    按劳分配原则,既体现公平,又体现效率。它是社会主义分配的规律,不是一切社会所共有的规律。

    二、怎样衡量社会公平

    社会公平有没有标准、衡量社会公平的标准又是什么呢?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所谓公平,是相对的。当前,还存在公共教育资源分配不够平衡等问题。社会公平的实现是一个历史过程,制度则是其根本保证,实现和维护社会公平要加强制度建设。科学意义上的社会公平,概括起来指的是一种合理的社会形态,即社会经济形态,是指一定社会中同生产力性质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与其上层建筑的统一。在这里它至少包括整个社会成员之间依法确立的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制度等内容。

    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状况决定的,这就告诉我们,现实的经济基础是由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构成的。进而告诉我们,一切社会生活现象都必须从社会生活的经济基础加以解释,或从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加以解释。现实生产方式是社会公平的根本准则。这就是说,一切社会生活现象,只要与现实生产方式相适应、相一致,就是公平的,否则就是不公平的。坚持维护社会公平需要正确认识和处理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的关系、尽力而为和量力而行的关系、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的关系、增加投入与深化改革的关系、公平与效率的关系,要坚持自由平等、礼让包容等原则。

    三、坚持和维护社会公平准则的意义

    坚持社会公平准则、坚持以生产方式衡量社会公平的标准,是一种理论创新,为社会公平提供了衡量的客观标准,为维护社会公平提供了依据。坚持社会公平准则,既坚持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又坚持了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经济形态的原理,坚持了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对经济社会的改革、稳定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坚持社会公平准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第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第二,以人为本,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走共同富裕道路。第三,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第四,坚持统筹兼顾,全面规划,营造良好的国内国际环境。

    坚持社会公平准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要求。第一,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第二,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第三,缩小工农差别、城乡差别、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差别,统筹城乡发展,大力推进城市化、城乡一体化。

    坚持社会公平准则,是改革和完善现行收入分配制度的内在要求。生产方式决定分配方式,而“分配方式本质上毕竟要取决于可分配的产品的数量。而这个数量当然随着生产和社会组织的进步而改变,从而分配的方式也应当改变”。因而,改进和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是必要的。当前,我们的分配领域存在分配秩序混乱、分配关系不合理、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不合理、居民财富分布不公平、基尼系数偏高等问题。要解决我国收入分配领域的问题,不能就分配论分配,而应着眼于深层次制约分配方式和分配制度的问题,改革和完善收入分配制度,逐步解决贫富差距过大等社会问题,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第一,加强收入分配法制建设,加大收入分配执法力度。第二,实现收入分配起点公平,改革完善教育制度、就业制度。第三,实现收入分配过程公平,科学建立和完善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第四,实现收入分配结果公平,强化政府在再分配中的调节作用。(作者工作单位:中共驻马店市委党校)

责任编辑:guanli

(原标题:驻马店新闻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