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新闻 论文

探讨电视新闻的制作与剪辑

2014-05-23 09:32 来源:驻马店新闻网 责任编辑:guanli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 陈守军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电视成为当今社会最具有影响力的传媒之一,新闻在电视节目中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电视新闻以其传播快速、超越地域空间和声像信息完整等特点,而成为人们了解天下事的主要途径。

陈守军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电视成为当今社会最具有影响力的传媒之一,新闻在电视节目中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电视新闻以其传播快速、超越地域空间和声像信息完整等特点,而成为人们了解天下事的主要途径。与其他新闻媒介相比,电视新闻是集文字、画面、同期声、解说等于一体。要想突出新闻媒介的优质传播效果,提高节目信息量,就必须要求新闻后期制作人员不断提高新闻制作水平,发挥新闻集群效应的创造性,把握画面之间的内在联系,更好地实现电视语言与受众审美之间的默契,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处理好电视画面和同期声的运用。

在电视新闻制作中,后期编辑制作工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后期编辑制作,不光是要把画面和声音揉合到一起,更重要的是还要准确地理解稿件的内容和含义,把文字编辑的意图充分地体现在电视新闻中。电视新闻的好坏观众说了算,观众喜欢看什么样的新闻,是所有电视新闻工作者都必须考虑的问题。电视新闻的优势就是声画合一,让观众能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视觉上更深刻地感受现场。编辑制作的时候,在画面的剪辑上我们要根据内容的需要站在观众的角度去进行编排,考虑哪个画面是观众想看到的,什么声音是观众想听到的,站在观众的视听感觉上来制作出的新闻节目,才能和观众产生共鸣。

首先要提高电视画面的表现力。它是电视新闻中独有的构成要素,在画面编辑过程中,除对画面与画面之间的接点准确、平稳、连贯性把握之外,还应对画面的长短、主体的运动方向、场景的转换、节奏的把握等作出正确判断。有些不相关的画面经过选择连接在一起,会使人们产生连续性思维,产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作用。在画面节奏把握中,要控制节奏变化,调节观众的视觉心理。电视新闻虽有别于文艺作品,但同样要讲求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不同主题的新闻应有不同的节奏。如“两会召开”的新闻,其内容严肃,气氛庄重,它的画面节奏应沉稳、舒缓,画面宜长不宜短,运用要从容不迫,显示事件的凝重感。这种沉稳、舒缓的节奏便于观众去思考新闻的内容。而对于儿童类新闻节目的制作,画面节奏要欢快、活泼,画面宜短不宜长,可运用画面特写和近景表现孩子们的天真、可爱、朝气蓬勃。在新闻制作过程中画面主体的运动方向、场景转换中,可适当运用电子特技和图片资料。虽然在一般情况下,电视新闻节目对复杂的电视特技手段是排斥的。但是,它为有些前期拍摄的不足提供了可能,也为差别较大的画面之间的连接提供了多种过渡方式。除此之外,我们可以适当插入丰富的图片资料,增加电视新闻节目的可视性,丰富新闻节目的画面语言。尤其是会议新闻这类呆板、枯燥的新闻节目,如果当中插入与会议有关的图像资料,将会使新闻报道更加生动、直观。

其次,要运用好同期声。电视新闻同期声是发挥电视新闻优势的重要手段,它能真实地表达人物的思想情感,性格特征和现场氛围,在烘托节目主题、渲染现场气氛、展示人物个性等方面发挥着画面无法替代的作用,给人以强烈的现场参与感、感染力和说服力。但是,在同期声的选择运用中,一定要使用得当,以免弄巧成拙。需要注意的是:1.同期声的运用要简明扼要,力戒冗长呆板。2.同期声的运用要与身份相符,不可盲目乱用,与解说段点连接要顺畅,不要重复。3.同期声采访对象尽量避免出现“背书、念书”等现象。4.同期声采访时不要人为导演,矫揉造作。5.采访同期声更不要游离主题,画蛇添足。同期声运用得好,可以增强电视新闻的现场感,真实而丰富的同期声有助于烘托气氛,起到深化主题、画龙点睛的作用。

在多媒体技术高速发展的当今,如何让电视新闻成为荧屏传播更有力的承载媒介,是我们每个新闻工作者必须思考和探索的问题。它需要我们每个新闻制作人员除有强烈的政治敏感和新闻敏感外,还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前进,不断地接受新的新闻编辑技术并加以灵活运用,给电视节目增添光彩,为广大观众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产品。(作者单位:正阳电视台)

责任编辑:guanli

(原标题:驻马店新闻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