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中国梦:时代的强音 人民的期盼
摘要: 韩伯成 当前,中国梦当之无愧名列热词榜首。从习近平总书记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深情阐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到他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
韩伯成
当前,中国梦当之无愧名列热词榜首。从习近平总书记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深情阐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到他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系统论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凝聚着几代中国人的夙愿,承载着亿万人民对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的期盼以及对民族复兴的热切追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道出了亿万中华儿女的心声,具有强大的凝聚力、感召力,中国梦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最强音。
一、认识中国梦的重大意义
中国梦升华了执政理念。中国梦升华了我们党的执政理念,是当今中国的高昂旋律和精神旗帜。中国梦具有最大限度为实现民族复兴而凝聚人心的伟力,无论面对多少挑战、多大困难,始终以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历史智慧为底蕴,给人以希望、信心和力量。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曾经饱受欺凌,山河破碎、民生凋敝,但中国梦在无数矢志于民族复兴的仁人志士心中从未泯灭过。梦想不灭,希望永在。中国梦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不竭动力,牵引着中国砥砺前行的脚步。“五四”运动以来,汇聚了中华民族先进分子的中国共产党,率先破解了中国梦的密码,找到了实现中国梦的路径,波澜壮阔的铸梦世纪工程大幕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续推进,中国梦的动力之源全面激活,“风景这边独好”的“中国故事”精彩呈现,中国人民从未像今天这样离伟大的中国梦如此之近。
中国梦开创了伟大道路。中国梦承载着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艰辛探索的伟大历程。新中国成立伊始,毛泽东同志等老一代革命家就带领中国共产党和全国各族人民,为建设一个繁荣昌盛、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我们建立起具有中国自己特点、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根本制度。我们白手起家,艰苦奋斗,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经过20多年的不懈努力,建设起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以“两弹一星”为标志在国防和高科技领域中取得了重要突破,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全面推进。
中国梦开辟了光明前景。改革开放极大地改变了中国的面貌,在华夏大地再一次掀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深刻革命,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创造出令世人惊叹的中国奇迹。改革开放新时期全部成就归结到一点,就是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它们“三位一体”,分别以实现途径、行动指南、根本保障共同支撑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有了道路、理论、制度支撑的中国梦距离我们不再遥远,它是必定实现的美好未来。可以说,中国梦为探索人类文明多样化发展道路开辟了更加光明的前景。
二、把握中国梦的科学内涵
我们学习领会中国梦的精神实质,就要把握好中国梦的本质属性及其基本内涵。习近平总书记阐述的“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揭示的是中国梦的本质属性,他进一步强调的“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则是中国梦的科学内涵。中国梦的含义对于国家,代表了综合国力进一步跃升的“实力特征”;中国梦的含义对于民族,代表了中华文明在复兴中进一步演进的“文明特征”;中国梦的含义对于个人,代表了社会和谐进一步提升的“幸福特征”。
综合国力进一步跃升的“实力特征”。中国梦的第一要义,就是实现综合国力进一步跃升。如今,我国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位,但人口多、底子薄、发展很不平衡的状况并未根本改变。党的十八大描绘了到2020年的宏伟目标: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这一指标体系,构成了现阶段中国梦的基本图景。
中华文明进一步演进的“文明特征”。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几千年不断延续、传承至今的文明,但要体现现代文明色彩,就必须超越数千年来创造的农耕文明形态。党的十八大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升华为包括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标志着中华文明格局开启了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全面发展的更高阶段演进的新里程。坚定不移地推进中国梦的实现,中华文明必将放射出更加灿烂的光芒。
社会和谐进一步提升的“幸福特征”。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共圆中国梦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进而提升全社会的幸福指数。提升幸福指数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既要考虑物质因素,又要考虑非物质因素,从根本上讲,就是要进一步提升社会和谐的水平。党的十八大着眼于提升人民的幸福指数,将“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坚持促进社会和谐”纳入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要求,将“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社会建设的重点,这些和谐因素的充实对中国梦的阶段性特征作了更为清晰的描绘,也为中国梦增添了更加美丽的幸福光环。
三、践行中国梦的重要遵循
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道路。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实干成就中国梦,要坚定道路自信。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梦想连接道路,道路决定命运。没有正确的道路,就无法汇聚各方力量,再美好的梦想也无法实现。90多年来,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革命建设改革伟大胜利,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事实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国梦的唯一正确道路。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坚定不移沿着正确的中国道路奋勇前进。
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体现,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共同生活、共同发展的核心和灵魂。在5000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时代精神是每一个时代特有的普遍精神实质。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华民族又形成了勇于改革、敢于创新的时代精神。这一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包括了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优良传统,包括了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形成的大庆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优良传统,包括了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形成的“64字创业精神”、九八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青藏铁路精神、奥运精神、航天精神等优良传统。这些统称为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与时俱进、开拓进取、求真务实、奋勇争先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富国之力、兴国之魂、强国之魄。爱国主义始终是把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改革创新始终是鞭策我们在改革开放中与时俱进的精神力量。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不断增强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百折不挠的顽强意志,永远朝气蓬勃地迈向前景光明的未来。
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实现中国梦有一个必然的历史性前提,这一前提就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即必须凝聚中国力量,将中国的事情从科学发展的角度办好。凝聚中国力量,必然的元素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绝对领导,以此作为时代的方向。历史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包括民主党派成员在内的每个中国人的梦。在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60多年的风雨历程中,各民主党派始终自觉维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热爱祖国、服务大局,形成了优良的政治传统,这成为各民主党派弥足珍贵的政治财富和不断前进的精神力量。在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全体民主党派成员都应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以优异的成绩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添砖加瓦。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众人划桨开大船,中国这艘世纪巨轮要想驶向富强、振兴、幸福的彼岸,每一位划桨手都必须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用13亿人的智慧和力量汇集起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行。
(作者系省委宣讲团成员、《解读中国梦》专题讲座主讲、市委党校教授)
责任编辑:guanli
(原标题:驻马店新闻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