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企业如何建立应急管理体系
摘要: 王泽方 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党和政府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应急管理工作也逐步得到了政府及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国家和安监总局也逐步出台了一系列的法规和指导意见。但企业如何建立一
王泽方
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党和政府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应急管理工作也逐步得到了政府及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国家和安监总局也逐步出台了一系列的法规和指导意见。但企业如何建立一套科学、有效、适宜的应急体系,目前还没有成功的系统方案。笔者根据多年的应急管理经验和企业的特点,下面就从应急组织机构、应急预案管理、应急资源管理等几个方面谈下如何建立应急管理体系,使之形成一套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覆盖全员的应急管理系统,以提高企业有效应对生产安全事故的危急管理、应急处置和抗风险能力,切实保障员工生命和财产安全,避免和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确保企业安全、可持续发展。
一、成立应急组织机构
1.成立应急指挥机构
企业应成立应急指挥部,负责领导、组织、指挥、协调各类突发事故、事件的应急准备和响应工作。
2.建立应急日常管理机构
企业应建立急指挥办公室,负责应急指挥部的日常事务。主要职责为制定年度演练计划及监督计划执行情况,组织对应急预案评审和修订,监督、检查应急资源管理,组织并监督各职能部门对应急队伍进行培训和动态管理,对安全管理形势进行分析和预警。
二、应急预案管理
1.编制应急预案
编制预案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预案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实施的效果,即事故控制和降低事故损失的程度。完整有效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从搜集资料到预案的实施、完善,需要经历一个多步骤的工作过程。整个过程包括:编制准备;预案编制;审定、发布;预案的演练;预案的修订与完善五个大的步骤。
1)编制准备
A.成立组织
编制应急预案前,企业应急指挥办公室应组织成立应急预案编制小组,明确工作任务和分工,制定工作计划。编制小组成员应为安全、工程技术、组织管理、医疗急救等方面专业人才或专家。
B.制定编制计划
一个完整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文件体系,由总体预案、专项预案和现场应急处置方案三级文件体系构成。内容十分丰富,涉及面很广,既涉及本单位的应急能力和资源,也涉及主管上级、区域以及相临单位的应急要求。因此,需要制定一个详细的工作计划。计划应包括工作目标、控制进程、人员安排、时间安排,并且要突出工作重点。
C.收集资料
收集应急预案编制所需的各种资料(相关法律法规、应急预案、技术标准、国内外同行业事故案例分析、本单位技术资料等)。
D.风险分析
根据本单位危险源辨识的结果,确定本单位可能发生事故的类型和后果,进行事故风险分析,并指出事故可能产生的次生、衍生事故,形成分析报告,分析结果作为应急预案的编制依据。
E.应急能力评估
应急预案编制小组全面评估本单位应急装备、应急队伍等应急能力,写出评估报告,确保符合应急需要。
2)编制应急预案
针对风险分析报告和应急能力评估报告,明确编写项目及内容,按AQ/T9002《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要求的预案文件层级和要素进行编制。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 相互衔接、完整配套的应急预案体系,确保预案层级分明、规定具体、科学规范。
2.应急预案的评审和发布
应急预案编制完成后,企业应急指挥办公室应组织有关专家和安全管理人员、预案编写组人员等,成立预案评审小组对应急预案的实用性、基本要素的完整性、预防措施的针对性、组织体系的科学性、响应程序的可操作性、应急保障措施的可行性、应急预案的衔接性等内容进行评审。评审应按照安监总局应急〔2009〕73号《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审指南》的要求,按照预案层次逐要素进行评审。评审后,应保留评审记录。
应急预案编写小组根据评审意见对预案进行修订完善。定稿后的应急预案,应由企业主要负责人审批后发布实施。
三、应急预案的演练
1.预案演练原则:符合法律法规相关要求,切合企业实际,注重能力提高,确保安全有序。
2.预案演练类型:按演练内容分为综合演练和单项演练;按演练形式分为现场演练和桌面演练。不同类型的演练可单项或组合进行。
3.预案演练频次:在一个评审周期内,综合应急预案至少一次,专项应急预案(含相应现场处置方案)演练一遍,各重点部位的现场处置方案每半年至少演练一次。
4.预案演练计划:企业应急指挥办公室应根据工作计划编制本单位年度《应急预案演练计划》,演练计划应包括演练目的、类型(形式)、时间、地点,演练主要内容、参加部门和经费预算等。演练计划应符合AQ/T 9007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指南》要求。
5.预案演练准备:
a. 确认演练所需参演人员到位,工具、设备、设施、技术资料齐全、完好;
b. 组织相关应急人员和参演人员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包括:
——本单位或部门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
——应急报警程序;
——应急资源的启动;
——个体逃生和自救方法;
——现场形势的判断和人员的疏散、撤离;
——应急装备、器材和个人防护用具的使用;
——环境、安全事故紧急情况的控制;
——识别出的可能产生紧急情况和潜在事故的部位信息。
6.应急演练评估:
a.预案演练结束后,演练组织部门应现场组织人员或安全专业人员针对演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现场点评,并详细记录,作为预案修订或改进的依据。
b.综合和专项预案演练结束,应由组织部门编制书面的评估报告或总结。
7.演练问题的整改:针对演练计划、人员、组织、程序、处置中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
8.预案修订和完善:根据演练评估报告中对应急预案的改进建议,由应急预案编制部门按程序对预案进行修订完善。
9.演练资料存档:应急演练活动结束后,演练部门将应急演练工作方案以及应急演练评估、总结报告等文字资料,以及记录演练实施过程的相关图片、视频、音频等资料归档保存。
四、应急资源管理
应急资源是指企业为有效开展应急活动,保障应急体系正常运行所需要的人力、物资、资金、设施、信息和技术等各类资源的总和。应急资源配置不到位,应急活动的能力将受到限制,难以有效地开展突发事件的预防、准备、应对、恢复和减除工作。因此,企业应做好如下工作:
1.企业应急指挥办公室根据应急工作需要,安排落实资金用于应急队伍抢险装备配备、后勤物资和人员培训,并定期安排应急队伍的各种技能培训所需的训练和演习设施。
2.企业应急指挥部应明确应急物资的主管部门。与正常生产工作共用的应急装备,可与本单位正常生产装备设施共同存放和保养;属应急处置专用的装备设施,应设立专用仓库妥善存放和按时保养,并指定专人负责管理,未经许可不得挪作他用。
3.应急物资的主管部门建立应急物资台账,台账应包含品种、规格、数量、存放地等。应急物资包括消防设施、安全生产事故急救、职业危害紧急处置、食物中毒处置等各类应急器材、应急药品、应急防护用品等。应急物资的主管部门应每季度对应急物资进行一次检查、维护。
4.应急指挥办公室应根据应急需要和单位环境设立应急避难场所(疏散人员集结点),并设立必要的标识。
(作者单位:河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责任编辑:guanli
(原标题:驻马店新闻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