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小学班主任工作
摘要: ——班主任工作中存在问题的探究与解决之道张 亚 要管理好一个班级,尤其是农村小学的班级,班主任工作非常关键。我的辅导老师曾说过“有班主任在,学生能做好,这个班主任基本合格;班主
——班主任工作中存在问题的探究与解决之道
张 亚
要管理好一个班级,尤其是农村小学的班级,班主任工作非常关键。我的辅导老师曾说过“有班主任在,学生能做好,这个班主任基本合格;班主任不在,学生能做好,这个班主任很优秀;可是,如果班主任在,学生仍不能做好,那么这个班主任无疑是失败的”。
《中国教育报》对班主任工作的职业自信调查显示:小学教师认为自己完全胜任的占55%,基本胜任的占40%,勉强和不胜任的占5%;对班主任队伍的评价:小学教师认为总体素质很高的占4%,比较高的占32%,基本适应工作需要的占61%。而在农村小学,班主任工作的忧虑性远比班主任工作的乐观性明显。这不得不引发农村小学管理中对班主任工作的探究。以我校及周边几所小学为例,我发现班主任在工作中显得较为被动,效率显得不足,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
一、社会环境因素
1.作为农民的孩子,学生一般不够自信,有些甚至产生自卑、抑郁的心理。班主任不仅要管理教育学生还要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工作强度与难度无疑加大。
2.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拓宽了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学生学得的知识多且杂,使其成熟较早。班主任除却授课,更要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以一敌“百”,且“百”变无穷,难免让人身心俱疲。
二、农村学生本身的问题
1.农村大多数人小学或初中毕业就出外打工,受父母影响,农村学生对未来没有系统的规划,对什么都抱着无所谓的态度,使班主任“进退两难”。
2.一部分学生认为,他们的学习资料与城里孩子相差甚远,放学还要帮家里干活、照顾弟妹,用来学习的时间少,成绩自然比城里的孩子要差,将自己的差成绩“合理”化。
三、家长的问题
1.给予学校与老师盲目的信任和依赖。大部分家长认为自己是农民,没读过几天书,教不了孩子,就把孩子全权托付给老师,忽视了老师需要面对几十个学生,不可能每个学生都顾及到的问题。
2.一部分学生的家长常年外出打工,把孩子交与爷爷、奶奶照顾。老人对孩子过分溺爱,只在意吃饱穿暖,其他什么都不管,也管不了。加之外出打工的父母一年很难回几次家,父母与孩子之间感情疏远,使生性敏感的孩子孤僻、不合群、焦虑自闭。
3.一部分没有出外打工的学生家长,除了农忙季节在田间劳作,空闲时打扑克、“砌长城”等,给孩子起了“反作用”。
四、班主任自身的问题
1.农村环境恶劣,使一部分农村班主任专注于自身发展,想法逃离,相对地,花在研究教学方法、关心学生的时间就减少了。
2.农村小学老师数量少,课务量大,班主任上的又是语文、数学这些主科,连带还要教所有副科。以我自身为例,每周至少要上5节辅导课和18节语文课。工作量大,难免顾此失彼。
3.“三怕”。一怕安全事故。二怕接手后进生。三怕严管学生。有些家长请求老师严格管理,甚至动手打都可以,也决不会因此而找老师的任何麻烦。可老师真留孩子“开小灶”,家长却心疼。
4.一些农村地区小学班主任年龄偏大,思想陈旧,创造性低,管理方法简单。而刚上班的老师又太过年轻,经验不足,管理能力有限。
面对如此多的问题,如何做好农村小学班主任工作,已成为教育工作中必须正视的问题之一。面对困境,到底应如何破解呢?结合自身近三年的实战教学经验,及对周边教师调查了解到的情况,我认为:
一、业务水平方面
1.以师为榜样,工作要有示范性
小学生易于效仿,班主任的举止言行对学生来讲将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作为班主任,加强师德修养,要时时处处给学生以关心启迪和示范引领。这样学生就能将老师作为榜样和楷模,同样,对老师的教诲也就乐意接受。
2.开展培训,促进班主任成长
除了依靠自己在实际的班主任工作中总结经验教训外,班主任接受专业培训是必须的,重点是立足校本培训,积极拓展校外培训。培训方式可以是:讲座、报告、观摩考察、经验交流、案例分析、行动研究、反思研讨、班主任沙龙、读书活动、主题班会、综合实践活动、网络培训、校园论坛、脱产进修、高层次的深造以及心理健康辅导等。
3.“以老带新”,充分发挥骨干班主任作用
在校内实施“以老带新”、“以副促正”制度,切实发挥老班主任、副班主任的作用。同时组织优秀班主任外出学习,再由这部分优秀班主任将学习经验带动到整个学校的工作中去,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
二、教学实践方面
1.要尊重学生,严爱相济
歌德有句名言:“教师如果征服了学生的心,其形象就如天空的星星一样在学生的心中发光。”作为一个教师,应“以人为本”,尊重每一位学生。被尊重是学生内心的需要,是学生进步的内在动力。理解是教育的前提,尊重是教育成功的基础。常言道:亲其师,信其道。学生一旦体会到师爱,就会自然地快乐地接受教师对他的教育。
2.允许学生犯错
“在老师的眼里,没有坏孩子,只有犯错误的学生。”作为教师,我们在教书育人时应该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每位学生,应该树立允许学生犯错误的教育观念。谁能永远是对的呢?
3.要善于发现学生优点,艺术地批评不足之处
鼓励学生的优势充分体现在它能给学生奋发向上的动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而小学生更喜欢得到老师的表扬和鼓励,这对他们不仅是一种荣誉的享受,更能增强他们的勇气和力量。当然,“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学生犯错在所难免,老师在处理问题和批评教育时,要注意方法,要艺术地“评”。可集体舆论诱导评,对敏感问题要悄悄评,使有问题的学生在接受教育和感染熏陶的过程中养成自觉改正缺点的心态和行为。
4.针对学生情况,因材施教,疏导心理问题
俗话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学生的心理素质各不相同,要有效地对每一个学生实施教育就必须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对性情暴躁者,要以柔克刚;对于性情自卑者,要暖其心,动其情;对品学兼优的也要“重锤敲”。只有这样,班主任工作才能有的放矢,才算是牵住了学生的“牛鼻子”。
5.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农村由于地理条件的限制,资源的短缺,开展的集体活动相对较少,学生集体观念淡薄。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创造性地创设情境,开展丰富多彩的班集体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发展,形成懂得尊爱他人、团结互助等优秀品质,增强集体观念和凝聚力。
6.做好家访,召开谈话式家长会
家访是学校、家长、学生联系的纽带,做农村小学的班主任老师,家访就得走村串户。在家访时,给家长灌输一些现代教育理念,让家长知道该从哪些方面教育孩子,怎样教育孩子,怎样与老师配合,共同帮助学生在家在校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发展健全、健康的人格。还应该适时召开谈话式家长会,使家、校、生三方透明化,“互通有无”。取得家长的全力配合,更利于班主任工作的开展。
三、精神、物质生活方面
对于农村小学班主任,在评选各类先进、确定各项荣誉称号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班主任,使其觉得付出有所值;选拔骨干教师、竞聘中层干部时,给予班主任更多关注,尽可能让班主任脱颖而出,真正确保同等条件下班主任优先。在经济上,提高班主任奖励性绩效工资的比例,增加考核力度和次数,让班主任和非班主任在收入上的差距拉大。
(作者单位:确山县留庄镇黑刘庄小学)
责任编辑:guanli
(原标题:驻马店新闻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