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新闻 论文

浅议电视新闻评论的特点

2014-05-23 09:34 来源:驻马店新闻网 责任编辑:guanli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 张 剑 电视新闻评论是电视台就当前重大问题或有典型意义的新闻事件发表看法、做出议论、解析和推断的一种节目形式。可以说,新闻评论是导向、是号角,它代表了编辑思想和舆论导向,是一个台节目整体水平

       电视新闻评论是电视台就当前重大问题或有典型意义的新闻事件发表看法、做出议论、解析和推断的一种节目形式。可以说,新闻评论是导向、是号角,它代表了编辑思想和舆论导向,是一个台节目整体水平的体现,所以各主流电视媒体都非常重视这种体裁的发展。本文对电视新闻评论的特点做简要的探讨。

       一、电视新闻评论的基本属性

       首先,电视新闻评论属于评论性新闻的一种形式。老一辈新闻工作者邓拓说过:“社论是表明报纸的政治面目的旗帜,报纸必须有社论才具有完全的政治价值。”如果说社论是报纸的旗帜的话,电视新闻评论则是电视的旗帜,如果电视台不善于运用新闻评论,不精心组织、撰写、采编、制作评论性节目,就难以满足社会需求,难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它是通过媒体产生的一种对新闻加以深入并向受众阐述重点问题及言论的一种新闻栏目。

       其次,电视新闻评论是一种有述有评,评述相间的报道形式,评述中的评是编辑部和记者对事物和事件直接的评判,是褒贬论理的一种方式。中央电视台在上世纪90年代初将《观察与思考》改版为《焦点访谈》后,90年代中期又创办了《新闻调查》,舆论的力度进一步加大,厚度进一步增强,涉猎的范围更加广泛。

    最后,电视新闻评论与现代传播技术相结合产生立体效应,与平面媒体相比,更具感染力、表现力和说服力。

       二、电视新闻评论的优势

       1.评论的形象化。电视新闻评论的画面是最具视听结合的形式,电视新闻评论以典型的画面展示人的思想、行为或事物的表象与特征,以连续画面展现人物或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成功的画面,不仅可以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而且可以产生强烈的感情冲击力。

       2.评论的直观性。电视新闻评论不以理论分析见长,它把证论的过程交给画面,把事物的因果联系、正确与错误的评判标准及过程展示给观众,有些电视评论甚至不作出明确的结论,多通过画面、记者的提问、对话与节目中的人物来直接回答,形象化地解读深层次的思考。

       3.评论的亲和力。传统的评论总喜欢摆出一副讲大道理、教训人的姿态。而电视新闻评论则不然,无论是主持人、嘉宾、记者、事件当事人,上了镜头,就是面对面的交流。这在无形中拉近了新闻评论与观众的距离。电视新闻评论的亲和力还体现在对人性真善美的展示上。央视的几档评论专栏——《焦点访谈》、《面对面》、《新闻调查》等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对弱者的同情,对大众的挚爱。

       4.评论的真实感。电视新闻评论的真实感来源于现场的再现,它的功夫更主要不是在笔下,而是在手上、脚上和嘴上。无论是专栏还是编前编后,它都是依托于对现场新闻事件的记录,使观众产生身临其境感受。通过对现场的再现,把人物的言行举止、面部表情、事件的发展过程,都真实地呈现在观众面前。观众可以根据画面和声音来完成评论的过程。

       5.评论的影响力。电视台对新闻评论越来越重视,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其影响力在不断扩大。现在“独家新闻”,已不仅仅是指抢到了新闻的“第一落点”、“第一时间”,更是要做出“第一评论”、说出“第一句话”。

       三、电视新闻评论的劣势

       1.选题狭窄,存在庸俗化倾向。比如,现在一些年轻人为了出名,在互联网络上故做惊人之举,少数商业机构为了达到商业目的,扮演幕后推手的角色。电视台把那些千奇百怪、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所谓网络名人邀请到演播厅,让他们当众出丑,以此来提高电视节目的收视率。“拜金女”马诺案例就是实证。

       2.模式单一,克隆现象严重。这使得此类节目单一、刻板,如果再加上题材的平淡无奇,评论的空洞无物,更让观众觉得乏味。

       3.炒作旧闻,实效性不强。在地方台的某些新闻评论类节目中,一个事件发生一段时间之后,相关的新闻评论才与观众见面,大大削弱了节目的可视性和吸引力,这首先与题材有关。非事件性报道本身的新闻性不强,如果没有找到一个好的切入点,就会使节目新闻性不强的缺憾一目了然。

       由此可见,电视评论有其自身的特点,优劣互现,要不断放大其优势,缩小其劣势,不断把电视评论做大做强,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服务。

         (作者单位:驻马店电视台)

责任编辑:guanli

(原标题:驻马店新闻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