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新闻 论文

浅谈对电视民生新闻的认识

2014-05-23 09:36 来源:驻马店网 责任编辑:guanli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 梁 珊 民生新闻,顾名思义就是关系老百姓切身利益的新闻。做好民生新闻对推动社会进步、经济发展、文明和谐至关重要。随着党和政府对“关注民生”的叫响,民生新闻也成了各类媒体争相报道的热

       民生新闻,顾名思义就是关系老百姓切身利益的新闻。做好民生新闻对推动社会进步、经济发展、文明和谐至关重要。随着党和政府对“关注民生”的叫响,民生新闻也成了各类媒体争相报道的热门话题。

       民生新闻的“热”和优势体现在什么地方呢?主要就是民生报道的形式和角度改变了以往传统新闻采用单纯的“我要你看,我要你听”一种高高在上的宣教模式,而把报道的关注重点都放在了关注平民百姓身边的人和事上,即平民视角的形式,民生的内容,人文叙事的风格。因此,这种新颖的报道模式一经推出,立刻被众多的普通老百姓接受和喜欢。

       虽然电视民生新闻有口语表达实在、叙述内容贴近百姓生活、更加符合新闻平民化的趋势等独特的优势,但是如果我们新闻工作者过分刻意去强调或者突出这样的优势, 久而久之,这种优势反而会成为制约电视民生新闻继续向前发展的瓶颈和阻碍。

       就当前来看,电视民生新闻发展的瓶颈和阻碍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民生新闻出现越来越严重的同质化情况。单调雷同的题材不断重复,比方说马桶漏水、路人吵架、邻里纠纷等等,这些题材既浪费了价值深刻的新闻资源,又使民生新闻栏目品位格调大大降低。其次,民生新闻产生越来越严重的平庸化情况。现在许多民生电视新闻花大力气报道一些名为民生实则市井的新闻,究其原因,就在于民生新闻获取新闻线索的手段单一,无法做到像传统新闻一样全面,因此它就更需要一些“爆炸”性的新闻来吸引受众的注意力。于是,一些民生新闻开始采取哗众取宠,甚至不惜报道一些失实的新闻来吸引眼球。再次,民生新闻栏目自身定位不清楚。现在老百姓一遇到纠纷或困难,立刻就会想到去寻找新闻媒体解决,而一些媒体栏目也热衷于当判官、当包公,自认为能解决一切问题。笔者认为这并不是正确的做法,因为媒体不应该简单地去帮助谁,或者解决各种具体问题。实际上,媒体承担的最重要职责就是负责揭示事实,对不公平、不合理的事情给予足够正确的舆论压力,从而挖掘新闻事件背后存在的根源。

       那么,怎么做才能找到新出路,破解这种瓶颈和阻碍呢?笔者认为:就是要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树立喉舌意识,把民生新闻做大、做强、做细致。就是说,我们要把新闻报道的视角和关注重心全部转移到和普通百姓工作、学习、生活及其紧密关联的国家方针、宏观政策和发展态势上,同时通过通俗易懂的电视新闻报道,向普通老百姓对这类国计民生的主题内容进行深入浅出地解读和诠释,传播正能量,提振精气神,增强改革发展的信心。

       那么,对于我们电视新闻媒体来说,要怎么做才能使电视民生新闻做大、做强、做细致呢?笔者认为需要做到三点:一是民生新闻工作者同样要树立起新闻主人翁的观念,切勿认为自己只是一名民生新闻的记者,而忽略和放松对新闻本质的追求,要坚守正确舆论导向的主阵地;二是民生新闻工作者更要注重民生新闻对公共社会生活领域的导向和介入作用,要抢占制高点,掌握话语权;三是民生新闻工作者要不断加强自身的新闻业务能力,提高新闻报道的质量和水平,使我们的民生新闻报道更加鲜活生动,更加有吸引力、感染力。

       因此,真正的民生新闻不光是通过舆论监督,促使诸如拖欠工人工资、消费者遭遇不合理待遇、居民小区受到环境污染等问题得到圆满解决,也绝不是街头巷尾的家长里短,更不是道听途说的逸闻趣事,而应该是通过系统、全面地阐述国家各种关乎老百姓切身利益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通过正确的新闻舆论引导,最大限度地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及时在政府和老百姓之间建立起相互支持、信任的一种桥梁和纽带。另外,电视民生新闻要避免报道视野的狭窄和片面,将地域色彩浓厚、生活意味十足的平民新闻呈现给观众,能让观众在惊喜荧屏变化之余爱看新闻、主动参与到新闻节目中。在新闻报道中,使媒体和受众尽可能形成互动,产生共鸣,从而使民生新闻发挥出最佳的社会舆论和社会服务功能。

       (作者单位:驻马店电视台)

责任编辑:guanli

(原标题:驻马店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