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多媒体形式下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摘要: 王亚慧 舆论历来带有多向和互动的特点,在多媒体和全媒体的时代,我们既被舆论所影响,同时也参与其中,成为舆论的一部分。新闻工作者和一般的读者、观众是不一样的,根本的区别就是新闻工作者在接受舆论的同时
王亚慧
舆论历来带有多向和互动的特点,在多媒体和全媒体的时代,我们既被舆论所影响,同时也参与其中,成为舆论的一部分。新闻工作者和一般的读者、观众是不一样的,根本的区别就是新闻工作者在接受舆论的同时,也在创造着新的舆论。舆情往往变化莫测,我们在看到媒体发挥积极、健康、建设力量的同时,也有不少值得注意的问题。
一是“参与扩大化”。微博异军突起,在中国网民中的使用率已经从2011年底的26.4%大幅攀升至今年6月的50.9%,成为网民首选的“自媒体”和网络舆论中最具影响力的一种。手机作为媒体终端迅速普及,微博作为个性化实时传播工具强势崛起,为各类群体表达意见和诉求提供了极为快速、便捷的通道;社交媒体发展迅猛,传播影响力与日俱增。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呼应更加紧密,二者互动交融的态势日益明显。
二是“议题聚焦化”。舆情在迅速扩散中指向同一事件、同一焦点,单位时间内爆发出的信息量突然增多,社会舆论聚集发酵、骤然升温,呈现燃点低、触点多、爆点强的特点。 三是信息受众的自主化。传统意义上的受众已成为信息接受者、制造者、传播者的统一体。在心理上,人们自主选择、深度参与、平等对话的愿望更加强烈,习惯性的逆反心理、质疑心理、宣泄心理、游戏心理明显上升;在结构上,网民人数急剧上升;在分布上,呈现成员化、小众化的趋势,特别是社交媒体的发展大大推动了特定阶层群体的“自由结盟”。
社会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媒体与媒体人、媒体人与受众之间的利益对撞、目标整合错综交汇,实践中的“两难”选择加剧着人们的“内心纠结”,呈现哲学意义上的“二律悖反”现象。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物质利益与精神利益、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利益共同体不断出现动态变化,有利则合、无利则散,组织目标边缘化、社会责任模糊化现象明显。
2010年第十期《传媒大学学报》刊发的李良荣同志的论文,其中的几个小标题是:“比信息传播更重要的是信息解读,比事实更重要的是真相,比技巧更重要的是专业精神,比发行量、收视率更重要的是公信力,比赚钱更重要的是媒体的责任”, 这里要强调的是,比传播速度更重要的是正确的舆论导向的引导。媒体人应该对舆论有所分析,有所鉴别,不能感情用事,不能什么事情都质疑,不能逞强、猎奇,不能随波逐流,不能抛弃法律意识。
一是坚持引导与管理。面对媒体环境的深刻变化,新闻宣传工作应坚持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坚持导向第一、人民至上、服务大局,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突出主题,贯穿主线,统筹安排。坚持引导与管理“两手”并重,深入把握新形势下舆论生成、信息传播、媒体发展的特点、规律,不断创新方式方法,在服务大局中统筹推进。在应对挑战中主动作为,下“先手棋”,出“组合拳”,打“总体战”,主题宣传有声有色,热点引导科学高效,导向把握正确,基调积极向上,运用主题宣传壮大主流舆论。注重锤炼作风、强化素质,为提升媒体传播水平练好内功。
二是坚持“三个统一”,即把体现党的主张与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把坚持正确导向与通达社情民意统一起来,把正面宣传为主与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统一起来。以“三贴近”的内容吸引、感染受众,大力实施“数字化引领、结构化升级”工程,着力提升影响力和传播力。应坚持真实客观,不是局部的真实,而是整体的真实和本质的真实。
三是把握“两个一致性”,即新闻信息与党的宗旨意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一致性,与受众需求、边际效应的一致性。
四是结合实际,做到“真走、真转、真改,走得扎实、转得务实、改得真实”的“三真三实”要求。坚持全员参与、全面覆盖,深入基层、领导带头,广泛征求基层干部群众意见,在新闻战线开展大型网络问卷调查、领导蹲点调研、优秀作品大家评。注重社会责任、自律约束,倾力打造“责任媒体”。
舆论往往鱼龙混杂,要求整齐划一是不正确的,我们的世界很精彩,但我们的舆论也很噪杂。我们必须清醒,不是任何激烈的批评都表现为真理,不是任何铺天盖地的舆论都代表着主流民意。加强舆论监管是政府必须加强的一项工作,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肩负起凝聚民族精神的使命,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作者单位:驻马店电视台)
责任编辑:guanli
(原标题:驻马店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