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文化 当代文化 文学

听说书

2014-05-30 19:41 来源:驻马店新闻网 责任编辑:guanli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 王太广小时候的农村是集体化,农业生产虽然热火朝天,但文化生活相当贫乏。老屋、老井、油灯、窝头、野菜,庄稼活是当时农民的生活写照。农民听不到广播,很少看上电影和戏剧,农闲的晚上大多是在村里纳凉场上

王太广

小时候的农村是集体化,农业生产虽然热火朝天,但文化生活相当贫乏。老屋、老井、油灯、窝头、野菜,庄稼活是当时农民的生活写照。农民听不到广播,很少看上电影和戏剧,农闲的晚上大多是在村里纳凉场上或牲口屋里海阔天空、家长里短地聊天。如果遇到说书的民间艺人,村民们会兴高采烈,欢悦的心情不亚于当今追星族一睹明星风采。

在我们那里曾流动着一些说书艺人,他们说的多是大鼓书、坠子书、评书、三弦书和道情。农民最喜欢听的是大鼓书、坠子书、评书。这些说书艺人走村串集、四海为家,他们只要进村就先找队长,然后讨价还价定下口头协议便驻扎下来,轮流到村民家吃派饭。一般每晚一场书,两三块钱的报酬或若干斤粮食。到了夜晚,村民们喝罢汤,便兴致勃勃地呼儿唤女、扶老携幼,男男女女结伙成群地拿着凳子陆续赶到村里一个相对固定的公共场所听人说书。

大鼓书是用几根竹竿支起一个小鼓,左手打简板,右手用鼓棍打鼓。鼓声在夜晚传得很远,邻村的农民只要听到鼓声,就会从四面八方涌来。说书的内容大多是《岳飞传》、《杨家将》、《包公探阴山》等。说到两军交战的情节,说书人模仿敌对双方刀枪剑戟相碰的响声,以及马打响鼻声、马的嘶叫声和马蹄嗒嗒声,混合一处,惟妙惟肖,令人佩服。

坠子书就是河南坠子,用曲胡伴奏,脚打梆子,有自拉自唱的,也有一人拉一人唱的;有男拉女唱的,也有女拉男唱的。这种说书人双目失明的比较多,他们为了生存,学会了拉弦卖艺、占卜算卦,常常是走村串户、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当时,汝南县有个杨(瞎子)先生,拉一手好弦,唱一嗓好戏,别看他双目失明,但说得生动、唱得动情,嗓音脆亮,干脆利落。如果说到欢乐处,就会引得众人一阵大笑;如果说到悲伤处,大家就会不知不觉地流泪;如果说到关键处,先生就来一句“歇歇喘喘咱再说”。先生的词语具有很浓的乡土气息,生动活泼,通俗易懂,农村人自然喜闻乐见。比如描写两岸对阵:“一队人马往西行,一队人马从东进,听见人喊马叫声,光见黄尘不见人。”还比如一个段子里描写一位叫秀英的漂亮女子:“老汉见了秀英,胡子刮了充后生;瘸子见了秀英,撂了拐子快如风;瞎子见了秀英,黄蒿圪枝把眼撑。”通过描写这些人物见到秀英的举止,足以说明秀英有惊世骇俗的美貌。

坠子书说唱的话本多为《呼延庆打擂》、《小寡妇上坟》、《老来难》等。我最喜欢听先生唱的《打蛮船》,唱词描写的是连年灾害、颗粒无收,百姓日子十分艰难的情景:“淹三年、旱三年、霜打荞麦又三年,直饿得人吃人、狗吃狗,小老鼠饿得啃砖头。”寥寥数语,勾画出灾年悲惨凄凉的生活景象。

评书的道具最简单,一个小木块,叫惊堂木。评书艺人一摔惊堂木就开讲,他光说不唱,声情并茂,有声有色,观众听得如痴如醉、津津有味。正说到热闹处,评书艺人卖个关子:“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我第二天上学时,心里老想着下回的内容。评书的话本多为《薛仁贵征西》、《

责任编辑:guanli

(原标题:驻马店新闻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