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文化 当代文化 文学

想起了生产队

2014-05-30 19:42 来源:驻马店新闻网 责任编辑:guanli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 □ 王太广人生经历的事情很多,大都如过眼烟云,稍纵即逝,但有的事情却难以忘怀。凡是经历过大集体劳作的人们,凡是在农村生活过的人们,无不对“生产队”这个专有名词,对“生产队”

  □ 王太广

人生经历的事情很多,大都如过眼烟云,稍纵即逝,但有的事情却难以忘怀。凡是经历过大集体劳作的人们,凡是在农村生活过的人们,无不对“生产队”这个专有名词,对“生产队”这个特殊管理单位,对“生产队”的权力、影响和作用等有不同的认识,同时也会有难以忘怀的记忆。

我们张庄生产队是于1958年从宿鸭湖修水库时移民到水屯公社石庄大队,4年后又迁移到水屯大队的。因为50多户、200多位移民挤占了周围村庄200多亩土地,自然会引起当地社员的不满,时常发生土地纠纷等事件。记得1970年夏天,几位社员在庄东头耕种窑场旁的几亩丘陵地时,遭到三队社员的阻挠。于是,我们全队的社员奔走相告,大家纷纷拿着铁锨、钉钯等工具一齐拥向事发地,可谓全队男女老少齐上阵。当时十来岁的我,看着人人义愤填膺,个个怒目圆睁的表情,心里也涌动着一股巨大的力量。现在想想正是那种自发的、强烈的集体意识,那种传统的抱团精神,那种排山倒海、气压群雄的阵势,才使三队的社员吓得逃之夭夭的。这件事对周围村庄的群众影响很大,从此,再没有人敢找我们生产队的麻烦了。

农业学大寨那几年,只要小麦种上后,就要掀起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高潮。我们生产队的青壮年劳力除了参加地区、县、公社组织的汝河治理工程、汝河裁弯取直工程、宿鸭湖引洪道治理工程、练江河治理工程等外,本队还要组织群众深翻土地、削高填洼、平整土地、挖沟修路、建方块田、植树造林等。每当我路过治河工地或亲自参加劳动时,看到工地上红旗招展、彩旗飘扬、喇叭声声、战鼓擂擂、人山人海、人欢马叫的场面,尽管是天寒地冻、北风呼啸,但民工们仍干劲冲天的背后,就有一种热血沸腾、心潮澎湃、鼓舞人心、激励斗志、催人奋进的感觉。

我们小孩子最盼望的是生产队打机井。只要机井打好,井管下完,就标志着又一口机井诞生了,也就意味着如果遇到干旱天气,社员们就不用发愁了。所以生产队长总是在下井管那天安排人员支锅炸油条,杀猪买菜熬杂烩汤等,让社员们饱餐一顿。我们只要听到队里有打井的消息,就算着第三天该会餐了。等下午放学后,就直奔打井地,帮助推转盘,虽然很累,但为了吃上队里的油条,喝上杂烩汤,还是很乐意的。

生产队是那时社员的单位,每人的口粮吃喝全靠队里分发,但必须是靠工分记账才能领到粮食。那时我家6口人,爷爷、父亲都是得全分的壮劳力,母亲是二等劳力。我和三姐、弟弟都在上学。放麦假期间,我不会割麦,麦场里的活干不动,队长就让我跟着马车拉麦秧踩车。从早到晚一天得装十多车,我的腿上、身上全是一层黑糊糊的麦锈,连鼻孔里都是黑糊糊的。尽管很累,但在麦收时节,踩车也算是轻活、美差。一天挣5分,心里很高兴。

麦收之后,虽然一部分粮食要交给国家,还有一部分要分给社员,一般是按人口和工分结合起来分。因为我们生产队连年是公社和县里的“小麦生产先进单位”,所以,一个人能分100多斤小麦,这在当时就很不错了。生产队里有个菜园,每次分菜都是按人头分。从韭菜、黄瓜、豆角、茄子、辣椒、甜瓜、西瓜、冬瓜等,都是按茬、按量,隔三差五地要分一次。只要听到瓜匠一喊,我们跑得飞快。虽然没有自留地,如果节俭点,生活还是能过得去的。

母亲手巧,烹饪技术不错,对人热情又大方,所以,生产队里来客总是让我家管饭。无论是拖拉机手,还是锻磨匠;无论是“社教”工作队员,还是公社、大队干部;无论是一顿饭,还是长时间,尽管生产队每人每顿只补助一斤半粮食,但母亲总是乐呵呵地接受,而且利用现有条件,把家里最好的东西拿出来让客人吃。记得有一次,客人吃饭,我站在旁边看,两眼盯着那盘炒鸡蛋,只盼客人少夹点,剩下的我好吃。谁知道那位客人吃过馍后竟然把炒鸡蛋倒进了稀饭碗,我“哇”的一声哭了,弄得客人很不好意思。

上初中时,到了暑假期间,生产队长说:“女孩割草,男孩拾粪。”为了多拾粪,母亲总是天不亮就把我叫醒,沿着村后边的驻新公路去拾粪。那时公路上行驶的马车、牛车、毛驴车很多,走不远就能拾上一堆。到了水屯南关折回来,再到村头的河坡、沟边转转,人粪、猪粪、牲口粪足足可以拾上一大筐。拾满后并不是随时过秤领工分,而是倒在各自固定的粪坑里,等盛满后由会计过秤、记录。1972年夏天,我和张妮拾了一假期粪,大约有几千斤,结果会计的记账本丢了,唉,害得我们两家大人小孩哭了几场,一个暑假等于白干了。

到了秋天,我放秋忙假时,队长让拾棉花。我也跟着去拾。记得有一次到地里拾棉花,看到妇女们三三两两地边拾棉花、边扯闲话,说笑话、拉家常,蛮有情趣的。等到队里保管员收了棉花后,生产队长总是安排人员对妇女一个个进行搜身,怕有人在身上藏棉花带回家。这种做法人们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对。

在那生产队的年代,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生产队长的权力最大,官职最高。他让谁干啥谁就得干,他想给谁分多少东西都是由他一个人决定,他想扣谁的工分全凭他的一句话……当然,我们生产队的队长李芳清是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志愿军代理排长转业的,个人素质不错,办事比较公道,工作很有魄力,社员们比较拥护,我们小孩子也很尊敬他。有一次,一个大人问我:“你长大了当啥官?”我坚定地回答:“当生产队长!”顿时引起在场的好多人大笑。

如今,再想起当年生产队的生产、生活往事,虽然有许多弊端、缺憾和不足,但只要置身于那集体劳动的场面,就会感受到集体生活的乐趣,就会对人们热火朝天的干劲、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穷且弥坚的意志和乐观健康的心理感到无比敬佩和令人回味。

责任编辑:guanli

(原标题:驻马店新闻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