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文化 当代文化 文学

过去的一切都变成美好

2014-05-30 19:42 来源:驻马店新闻网 责任编辑:guanli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 过去的一切都变成美好——读王太广散文集《回望乡村》奚家坤也许是上了年纪的缘故,近来总是热衷于回忆。尤其是在睡梦中,童年、少年以及青春期的一些往事不请自来,包括一些自己曾不愿意面对的事情

过去的一切都变成美好
——读王太广散文集《回望乡村》
奚家坤
也许是上了年纪的缘故,近来总是热衷于回忆。尤其是在睡梦中,童年、少年以及青春期的一些往事不请自来,包括一些自己曾不愿意面对的事情。那些清贫、无知、冲动和茫然的往事被岁月沉淀之后,变得清晰、纯净,甚至一些略带忧伤的事情都变得美好起来。
读王太广的散文集《回望乡村》,犹如梦中之旅。太广是我的同学,我们年龄相仿、经历相似、爱好相同,虽然从农村走出去许久,但是骨子里依然保存着对土地、对乡村、对劳动以及对知识的敬重。读着那一篇篇美文,犹如穿越时空,看到自己的根,看到自己是如何在乡村那片热土上茁壮成长。
我得到太广的散文集《回望乡村》时间较短,看得有些马虎,粗略感觉其散文有三个特点:
第一,视角小,境界高。一滴水折射出太阳的光辉。小事不好写,但对太广来讲,能够以小见大,在小视角里捕捉生活的点滴感动,是难能可贵的。太广的散文一般都短小精悍,比如《芝麻叶的回忆》、《乡思》、《推磨》、《炊火的记忆》等,皆是千字左右,却真实地反映了那个时代厚重的人文特征。
第二,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真实还原了豫南风貌,可谓是一部故乡口述史。衣食住行、方言俗语、言行举止,读来都让人身临其境。文章里面摄下的都是我们熟悉的风景。民族的便是世界的。贴近自己熟悉的生活,挖掘生活里的点滴感动,这才容易让人引发共鸣,从而给人以深深的感染。像《乡宴》、《玉米情深》、《红薯啊红薯》、《故乡的胡辣汤》、《吹猪》、《乡戏》等,数不胜数。
第三,真情实感,体现赤子之心。古人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一篇散文能以真情实感打动人,便是较好的散文。作者笔下的人和事,都是作者蘸着最真实的微笑和泪水写成的。我相信,太广在写这些散文时,都是发自内心的情感,让人读了不禁微笑或默叹,因为其喜而喜,因为其忧而忧。读到《推磨》一节,我会想起自己的少年;读到《乡师》一节,我会想起自己的小学老师;读到《剜地菜》,我眼前会浮现出母亲在田野里挖地菜的身影;读到《母亲做布鞋》时,耳边会响起母亲半夜为我缝衣服的“哧哧”声……这样的篇章有很多,因时间关系不再一一列举。
当然,太广的散文也有一些不足之处:一是个别篇章的语言有些粗糙;二是散文的标题和字数过于工整,不够洒脱。但瑕不掩瑜,这些并不影响整部散文集的质量。希望太广兄今后在散文创作的道路上走得更远一些。
 

责任编辑:guanli

(原标题:驻马店新闻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