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队支书
摘要: □王太广在我的家乡,有许多优秀的大队党支部书记,但经常被人讲起的只有一个,就是刘昌国。说起他来,人们总是竖起大拇指。刘昌国1962年担任水屯公社新生大队党支部书记。他的记忆力惊人,每次去县里开会,不
□王太广
在我的家乡,有许多优秀的大队党支部书记,但经常被人讲起的只有一个,就是刘昌国。说起他来,人们总是竖起大拇指。
刘昌国1962年担任水屯公社新生大队党支部书记。他的记忆力惊人,每次去县里开会,不仅每个领导讲什么他能记住,连那些数字、百分比他都能说出来。
不冷不热的晚上,大伙儿没有娱乐活动,就听刘昌国讲话。他讲形势、讲政策,讲火箭、讲导弹,讲得神乎其神,社员们听得津津有味。
刘昌国不去公社开会时,就到每个自然村转。他吸烟,但吸的都是赖烟。买不起烟时,他就卷喇叭筒吸;买得起6分钱一盒的“支农”、“红花”牌香烟时,他见人就散烟。没走两个自然村,他就把一盒烟散完了。
刘昌国心底善良、乐于助人。他当干部后,办事总是一碗水端平,尤其是人民公社大食堂期间,尽管食品紧缺,但在他客观公正的主持下,刘庄和他分包的生产队没有饿死一个人。
令人难忘的是,1968年,河南省油料研究专家柳家荣被下放到新生大队。刘昌国见到他后,没有按照要求对他严加看管、监督改造,而是让他住在大队部里,吃的粮食由大队全额供应。刘昌国说:“俺知道您是农业专家,您就在这里继续研究吧。”柳家荣摆摆手说:“不行,万一上级知道了,会连累你的。”刘昌国拍着胸脯说:“老柳,俺看你不像坏人,你放心吧,出了问题我负责。”
没过多久,一些人便议论纷纷,有的说:“刘昌国阶级阵线不分,让地主分子住瓦房,吃好面馍。”有的说:“刘昌国包庇大地主是政治问题。”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里,刘昌国这样做是要冒很大风险的。但刘昌国不怕这些,因为他有崇高的威望和强大的震慑力。在一次群众大会上,他说:“今后谁再喊柳家荣地主,我就扣谁的工分!”从此,再也没有人说三道四了。
刘昌国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知道科学知识的重要性。他让柳家荣在刘庄进行农业科学试验。柳家荣和驻马店地区农科所的科研人员共同研究的《芝麻产量构成因素相关性研究》、《芝麻的核型与系统演化》等多项成果在全省、全国引起很大反响。后来,上级让柳家荣回省城,柳家荣却不愿意走。他说:“新生大队就是我的家,刘昌国就是我的兄弟,我的试验田在这里,我的论文就是要写在这片黄土地上。”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柳家荣当上省农科院油料研究所所长(享受国务院津贴)后,仍把新生大队作为他的科研基地。
1983年底,刘昌国因年龄原因不再担任新生大队党支部书记了,但到他家聊天的乡亲们仍络绎不绝,大家有什么话都愿意对他说,有什么事总想请他参谋。一些基层干部下乡时总要求到新生大队(现改为关帝庙村),到了这里就直接到刘昌国家吃饭,吃饭时少不了喝酒。周围村庄的村民谁家有红白喜事,都要请他去。每逢酒场,大伙儿都想敬他两杯。
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有不少党员、群众呼吁把刘昌国请出来,再任村党支部书记,但遭到刘昌国家人的反对。他的大儿子刘景龙说:“他已经退休这么多年了,在水屯、王桥这一带的干部、群众中能有这么高的威望,有这么多的传说就行了!”
责任编辑:guanli
(原标题:驻马店新闻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