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文化 当代文化 文学

炊火的记忆

2014-05-30 19:44 来源:驻马店新闻网 责任编辑:guanli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 王太广生活在农村的我,小时候对柴火非常亲切。因为我知道没有柴火就不能烧火、就不能做饭。所以,每当劳动之余和学习之外,都会及时考虑柴火的事。与柴火密不可分的当数大人。他们在收工的路上、行走的途中,

王太广

生活在农村的我,小时候对柴火非常亲切。因为我知道没有柴火就不能烧火、就不能做饭。所以,每当劳动之余和学习之外,都会及时考虑柴火的事。

与柴火密不可分的当数大人。他们在收工的路上、行走的途中,都注意观察、留意路旁和田野上的一棵草、一片落叶、一根树梢等,只要见到都会弯腰拾起。带筐的会顺手放进去,没带筐的就用胳膊夹着或抱着。我们放学后,不用大人们催促,就会自觉地从家里挎着篮子、带着绳索、扛着竹耙或带上铁锨,独自或成群走出村庄,到田野里割柴草、搂柴火、刨树根等。每一个河坡、地边、路旁、沟渠、树下都是我们弄柴草、拾柴火的地方。有时会为找到一片没割过的茅草、蒿草而欣喜,为搂到一堆枯草或一堆树叶而自豪,同时也常常为弄不到柴火而不悦或失望。

当时,我们最爱唱的就是现代样板戏《红灯记》中李玉和的唱段:“提篮小卖拾煤渣,担水劈柴也靠她。里里外外一把手,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每到星期天或放假期间,我们就与几个小伙伴儿到居住不远的水屯公社机关、供销社、食品公司、粮管所等有食堂的单位院内捡煤渣,有时候看大门的老头还不让进,有时虽然进去了,正捡着时又被人撵了出来。那时候,半天能捡盖着筐底的煤渣就算是运气不错的了。后来,我发现比我们大一点的伙伴儿到驻马店(镇)去捡煤。与其说是捡煤,不如说是扫煤。因为捡煤的地方都在铁路以东,由于路况差,运煤的车辆一经过就撒漏很多,引来不少小朋友抢着扫煤,胆大的就从马车或架子车上用手捧、用铁锨铲。当然如果一旦被发现,不是遭一顿臭骂,就是挨一顿毒打。我看了以后,非常害怕,即使弄不到煤也不敢干这等事。

在那个年代,农村能用煤烧火做饭可以说是件奢侈的事。因为大部分人家没钱买煤,有的即使买了煤也舍不得烧,只是在过年过节时出油锅、炸油条、熬大肉或冬季取暖时才用。因为那时的粮食刚够吃,煤在人们的生活中比粮食还金贵,当然,还是以糊口为主。那时候,由于农民祖祖辈辈都是用柴火做饭,年复一年,就显得柴火逐渐缺乏了。秋天时,人们把每一片草丛、小灌木丛都割了弄回家,堆成柴火垛,树叶不到落的时候就有人偷着打下来晒干了烧,从田间拾到的玉米茬、高粱茬、芝麻茬等就算是好柴火。不到深秋,田边、路旁全光秃秃的了,光得就剩细细的柴草根儿。到了冬季,人们还得背着条筐到田野或河坡刨柴草根儿,结果使田野的沟沟坎坎以及河坡、沟渠等地方,常年植被稀薄,总也茂盛不起来,一年四季显不出应有的生机。

时过境迁,改革开放后,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每次回家,发现人们的柴火文化与以前相比有着巨大变化。田野里的柴火一年年地没人割了,柴草逐年发旺,形成了厚厚的植被层,从此让人们觉得以往很光泽的田野、沟渠和河坡,突然间壮丽秀美起来。

近年来,我每次回家走在田野或沟渠、河坡边,就会觉得那么多厚厚实实的柴火没人割,实在是非常非常可惜。可当我细细想来时,如今谁还愿意费劲地把那些柴火弄回去,去摆弄那股呛人的烟灰呢?

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和煤炭资源的不断开发,从平原到山区,农民早已用上煤炭做饭了。这些年,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不少农户“一池三改”,用沼气做饭,还有的用液化气、天然气和电能来做饭,这样既省力又省钱,既卫生简单又方便,同时还节约能源,因而,柴火自然而然地被舍弃了。

回想起几十年来柴火营造的炊火记忆,虽然渐渐淡化,但新的炊火文化又在农村不断地发展着、变化着。我想,这不就是炊火文化的记忆、这不就是农村变迁的例证、这不就是共和国发展历程的折射吗?

责任编辑:guanli

(原标题:驻马店新闻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